县官背纤的启迪

标签:
读书有感杂谈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县官背纤的启迪
张长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民族就开始塑造“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喜欢把一些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集中到某些理想人物的身上,久而久之神就这样造出来了。如县官背纤就是一例。
许多文章都说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在做浙江淳安知县时有过县官背纤的轶事,大致说是某上官在农忙时到淳安闲逛,作威作福要役夫背纤。海瑞为不害农时,亲自背纤,让上官无趣而去。其实我们查遍官史野史,都没有查到海瑞县官背纤的事。海瑞在淳安当知县时是有不少值得记载的事,如巧斗胡公子。说是当时权臣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到淳安为非作歹,海瑞惩治了他,然后把他押解到胡宗宪处,说是有人冒充胡宗宪公子招摇撞骗,败坏胡宗宪名声,所以把人犯交胡宗宪惩治。此事干得十分漂亮,弄得胡宗宪有苦难言,还要感谢海瑞。但是海瑞确实没有县官背纤的事。
历史上确实有过县官背纤的事,我们看《新唐书》就可以看到。那个背纤的县官叫何易于,在四川的一个偏僻小县做知县,此人爱民爱到可以用自己的俸禄救济百姓,胆子大到可以为了百姓利益搁置上级命令。何易于县官背纤的事,就是上文说的海瑞的情节,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海瑞背纤的事就是根据何易于背纤的事迹塑造出来的,或者干脆说,是把何易于的“先进事迹”集中到了“杰出代表人物”海瑞身上了。这是为了满足制造海瑞这一完美形象的民众心理而造成的。
我们今天不是还在做把许多人的成绩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从而塑造“光辉榜样”的事吗!甚至我们有时为塑造“光辉形象”不惜有意“拔高”一些事迹吗!由此看来,这毛病由来已久啊。
附言:今日去河南旅游,这几天就不能更新了,向各位朋友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