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心极致

(2008-04-09 13:36:19)
标签:

读书有感

杂谈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仁心极致 

仁心极致

张长霖

我读杜甫是从插队开始的,此前我一直是李白的忠实追随者。生活告诉我,其实李白一直在做梦,在做自欺欺人的梦;而杜甫醒着,虽然是痛苦地醒着。插队,迫使我不能不痛苦地醒着,所以我读杜甫。

我读杜甫,一直为杜甫而感动。读《天末怀李白》为杜甫的友情感动,读《春望》为杜甫的位卑心高感动,读《北征》为杜甫笔下人民的悲惨遭遇感动,读《同州七歌》为杜甫的绝望挣扎而感动……但是,杜甫最让我感动的确实他那首并不特别出名的《又呈吴郎》。

诗人将要离开他生活了多年的草堂(夔州草堂)了,他却为那个无依无靠的隔壁老太担心,担心吴郎会围上篱笆,使老太不敢再来打枣子,让老太又失去了一个生活来源。试想,这样的关怀是何等深沉,何等细腻,非发自内心不能及此。一个不相干的老太,到自己家里的院子里来打自己家里的枣子,你能容忍吗?此其一。能容忍了,你还能进而去了解她是因为儿子在战争中战死,无依无靠的情况吗?此其二。了解了情况后,又照顾对方的自尊,没有当面施舍,而是假装不知,任由对方打枣子,此其三。最后,自己将要离开时,百忙中仍要把这事安排好,可见这事在诗人心里的分量之重,此其四。请大家扪心自问,有几人能做到!

杜甫的仁心发自至诚,是做不得假的,没有人能怀疑这样的仁爱掺假,除非此人自己就从来没有真诚过。我推荐大家读一读《又呈吴郎》,我相信用心去读的话,应该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附《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