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站正式运营 “关中—天水一小时生活圈”命题成立

标签:
西安火车北站卫星城京沪高铁新亚欧大陆桥杂谈 |
分类: 楼市 |
北三环以北区域急需产业支持
“关中—天水一小时生活圈”有迹可寻
联想去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新建宝鸡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虽然开工建设尚需时日,但是对于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加速发展显而易见。《意见书》中队宝兰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有这样的描述:“旅客由宝鸡去兰州,乘车时间将由现在的6个小时缩短为1.5小时。”时间在原基础上缩短75%,这样的条件必然使得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铁路沿线辐射范围在原先基础上增长75%,更多的沿线群众将会受益。
翻开中国铁路的地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一条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甘肃兰州的大动脉,其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陇海铁路,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线为轨迹,我们向东向西分别查看沿线的大站。向东,第一个大站就是郑州,目前也是我们西安车站唯一首发高铁路线。向西,到宝鸡虽然没有运行高铁,但是却还是大大高于普通列车速度的动车。继续向西就是兰州站,就是上述所说的宝兰快速线(目前还未确定实行方案)。
从郑州至西安,再至宝鸡,最后到兰州,恰好和陇海线完全重合。我们清楚的可以看见国家期望以高铁、动车等高速工具达到,推进沿线各省经济联系,加快其各省市相关市场发展。联系到房地产方面,就是以沿线城市为核心向外辐射、扩张。先发展众多“卫星城”,再以卫星城为核心发展更多的卫星城,以达到经济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展历程,我们也是有轨可寻——北京通州、上海昆山都是范例。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下同为二级城市的济南的情况。去年6月份,京沪高铁就要建成通车了。由此济南发展将进入“高铁时代”,人口加速聚集的态势将更加明显。据相关新闻显示,济南现有外来常住人口约65万人,京沪高铁开通后整逐步增加。其中又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为重点。这点对于正在发展建设中的西安尤其吻合。
西安目前的发展主要是受土地因素所制约,经济发展最好的南部受到秦岭的阻挡南有大作为,唯有向北发展。而北边渭河冲积平原的“一马平川”,则为西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要发展,先要有人才行。西安向北发展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解决这个“瓶颈”。火车北站的启用就如催化剂般,诸如北三环以北的广大区域因此将会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