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

(2018-10-19 10:44:43)
标签:

郭建岗

道德与法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太原

统编

分类: 二年级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大家排好队》

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    

指导教师:李程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三课。这课的教学旨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对比引导学生建立排好队的意识,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和好处,并在实践中掌握排队的方法,并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学情分析

 守规则、懂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生在课间活动、发作业本、值日等情况下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给学生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能够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进行思考和简单地分析。学习本课,让孩子们在体验、观察中建立排队的意识,并在学习中不断强化排队的重要性和好处。孩子们也已经有能力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总结出一些排队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持正常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体活动中的秩序的重要性,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排队,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掌握排队的规则,学会如何排队

难点:学习掌握排队的规则,懂得礼让是文明的更高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实操体验。

使用教材的构想

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到排队的重要性,并在实操体验中不断反思、总结、成长,掌握排队的方法。 

教学流程

【课前活动】

今天陈老师要和咱们班同学一起来学习,我们先来玩个课前小游戏好不好。就来玩正话反做的游戏。老师说什么,你就反着来做。

一、谈话导入,通过实践感受不排队的危害,建立排队意识

出示PPT(太原风景图)

师:孩子们,也许你们已经注意到了老师身后的这张城市风景图,这是哪里呢?猜猜看!

师:对,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龙城太原。近期太原市上上下下都在齐心协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市的少先队员也积极参与了“共创文明城市 争做文明少年”的主题活动。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也想邀请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员来当文明观察员,用你的眼睛寻找文明榜样或者不明文现象,大家愿意吗?

预设:愿意

师:好,现在我发布招募令。凡是热爱家乡、行文文明、遵守纪律的少先队员都可以报名参加。在校级文明评比中获得优胜奖章的队员可优先录取。你们瞧,金灿灿的奖章就在这里,想要吗?数量有限,想要的话就赶快来领取吧,快来呀,孩子们!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来检验学生是否有自觉排队的意识。可能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排队;二是自觉排队。如果不排队,就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由没有排队的意识——建立排队的意识(认识到不排队的危害及排队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排队

学生上台领取。

预设:一哄而上,不排队没有秩序。

师:好,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回到座位上去。

师:孩子们,文明奖章是奖励给举止文明的孩子的,虽然有些同学手里拿到了奖章,但这是老师奖励给你的吗?不是,是我们自己拿的。那来说一说,你们刚才的表现文明吗?

预设:不文明,因为表现不好,太乱了,没有排队。

师:刚才大家一哄而上,挤成一堆,如果老师不及时制止同学们,大家预想一下也许会发生什么?

师:是啊,这样不排队,没有秩序的行为既不文明又十分危险。

师:某小学踩踏事件。

播放视频资料和图片。

师:孩子们,看到这样的消息,你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都意识到了排队的重要性,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人不讲文明不去排队,因此造成了许多悲剧。如果生活中大家都能自觉排好队,(板书课题)我们的生活又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大家排好队》这课。

 

【设计意图】:以太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契机,将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领取文明奖章的实践活动及相关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排队的重要性。

 

二、通过排队领取“文明少年观影体验卡”活动,认识排队的好处

师:这节课,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近期太原万达影视城正在搞活动,专门开设了儿童电影专场。有很多好看的电影,比如:

师:这么多好看的电影,同学们想看吗?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电影优惠券了,想要电影票的孩子就赶快来领吧。

预设学生自觉排队领票

师:回想一下我们刚才领票的过程,和第一次上台领徽章相比。你们感觉怎么样?

引导学生和第一次上台领徽章先比。

预设:好多了,排队了

师:那我们刚才是怎么做的?能细细地说说吗?

预设:排队

师:你们是怎么排队的?

预设:一个个排队

师:可是我们提前并没有安排啊?一个一个的顺序怎么确定呢?

预设:先来后到。

师:先到的就排在前面,后来的就自觉排在后一个。我们正是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来排队的。(板书)

师:这样排队就比随意插队乱站要——

预设:文明有秩序(板书)

师:再接着想一想,我们刚才还怎么排队的?有注意到吗?一个人和一个人之间还——

预设:留有距离

师:这样排队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不会太挤,就会更安全。(板书)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不仅已经有文明排队的意识,还善于总结思考。电影票已经拿到手了,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去看电影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两次实践活动进行对比,从不知道排队,到懂得排队,再到总结出排队的好处,学生在参与中思维得到发展。

三、模拟排队,学会排队的方法

活动一:排队乘坐公交车,习得方法——沿车身方向排队

师:哎,万达影城离我们还有一定距离,咱们怎么去呀?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去更合适呢?你们快出出主意。

预设:学生说坐大巴或公交车。

师:好咧,我们就坐公交车或者大巴车去吧。嘀嘀,车来了——

师:哎呦,好痛。别挤别挤。孩子们,车一来,好多人都一窝蜂地向车门涌去。老师被踩了好几脚呢,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做?

预设:应该排队,号召大家排队

师:大家同意这样的做法吗?

预设:同意

师:坐车的人太多了,正对着车门排不下,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排呢?谁有好办法?

预设学生:沿着公交车身的方向排。

师:这个主意真好,现在我们就排好队上车出发吧。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老人和孩子是否排队”这一话题,让学生明确“先来后到”的原则是人人遵守。并通过图片让学生学会,乘坐公交车时要沿着公交车身的方向排队,依次上车。

活动二:模拟乘扶梯过程,习得乘梯的规则——左行右立

师:很快就来到了万达广场。万达影城在四层,咱们怎么上去呢?

预设学生:可以乘直梯也可以乘扶梯。

师:说得对,我们现在就来体验一下吧。先来坐坐扶梯。

师:谁想尝试呀?呀这么多同学都想尝试呀,可是场地有限啊,这样咱们先请中间的这两组同学来试一试,其他同学别着急,稍后还有其它活动可以尝试。

师:请听清楚规则:后面的黄线是上梯处,前面的黄线是下梯处。一会儿,同学们从上梯处缓慢前行通过下梯处。要注意扮演好小小乘梯者的角色哦。其他同学,你们作为文明观察员,也有任务,就是要仔细观察他们在乘坐扶梯时的表现。都准备好了吗?好,开始站队。

现在可是在电梯上啊,大家要扶好站好呀。老师也是一个乘梯者。

情境表演:模拟乘梯,老师中间插队

哎呀哎呀,前面的让一让,我有急事,让一些,谢谢。

结束后交流

师:这些同学已经乘梯完毕,现在文明观察员们,你们来说说他们刚才的表现吧?

预设:同学们排队了,但是老师插队过,没有按顺序。

预设:在电梯上穿行很不安全。

师:可是我真的有急事,很着急的。我想生活中同学们也肯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就是有急事需要先过去,那怎么样就能让像我这样有急事的人,在扶梯上能既快速又安全的通过呢?

预设:学生自己能想出办法

预设:站在一边

师:站在哪一边呢?

预设:右边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其实在乘扶梯时有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左行右立”。

师:在很多文明城市,人们在乘扶梯时都是这样做的。

预设:想不出办法。

师:想不出也没关系,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办法,我们在乘扶梯时要按照“左行右立”的原则来排队。在很多文明城市,人们在乘扶梯时都是这样做的,方便有急事的人安全快速通过。这样做多好啊,以后咱们也要这样做啊。

活动三:模拟乘直梯过程,习得乘梯的规则——先下后上,中间下两边上

师:刚才还有同学提议乘直梯上去,那我们现在就来体验体验乘直梯这种方式。这次我们请两边的同学来参与体验,中间的孩子们,这次换我们来当观察员

出示道具,请两个同学帮忙扶“电梯门”,请第一组同学先上电梯,第二组同学在电梯外等。其他同学还是文明观察员

师:老师需要两个同学当助手来控制电梯门

师:第一组同学们(5个人)你们的电梯来了。请打开电梯门。

师:一组的同学们你们的楼层到了,二组同学(15个人)准备上梯。请打开电梯门。

师:滴滴滴,出示超载提示。我们电梯准乘10人哦,怎么办呢?

预设:学生主动下梯。表扬这几个懂得礼让他人的孩子,把文明奖状奖励给你们,请回到座位上去吧。

师:好,现在电梯关上,开始运行。已到四楼,请下电梯。(打开电梯门)模拟乘梯的过程结束,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

师:现在小小观察员们说说,你们刚才观察到了什么?

预设:自觉排队、先下后上、超载时自觉礼让等下趟电梯、在外排队时,靠右站,左边出。

师:关于怎么上下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还会遇到。比如坐公交时我们是前门上,后门下。再比如这个(出示地铁PPT),同学们认识吗?

预设:地铁

师:你们坐过吗?

师:咱们太原有没有?马上就有了,所以我们都得学会怎么上下地铁。看,这就有标识线呢。我们要中间下,两边上。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乘梯,再次强化学生的排队意识,并渗透乘梯的一些原则,让学生不仅有排队的意识,更掌握排队的方法。

 

活动四:通过观察,明确排队时要留心标识

师:我们终于来到了万达影城的四层,观影前我们要买票。这是售票窗口的情形,文明观察员们,仔细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有一条黄线:请在一米外等候

你们在哪还见过?

银行窗口、安检口等(出示图片)

师:为什么非得站在一米线以外呢?

预设:安全、不拥挤、保护隐私

师:所以我们在排队时,也要注意看清标识,因为这样能让我们办事更高效(板书)

师:好,现在让我们遵守规则,在一米线外排队买票。

活动五:话题引出不随意插队的原则

师:呀,排队的人好多啊,终于快到我们了。哎,一回头,呀,老师看见你啦,看见你啦。赶快赶快站到老师前面,咱们师生这么亲密多好。行不行呀?

师:看来我们不仅自己不插队,我们还不能随意让别人插队。在许多公共场所也有这样的提示语。PPT出示

师:按要求排队,不随意插队,这才是有序排队,人人公平的体现。(贴板书——公平)

师:现在让我们赶快检票进场吧,我们需要——排队。进入大厅坐座位我们也——排队。终于坐好了,孩子们电影马上就要开始啦,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原来排队时还应当注意相关标识,然后通过小场景的设置,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插队是一种不文明现象,应当抵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插队。

播放视频

活动六:话题引出体会文明的最高境界是懂得礼让他人

师:电影好看吗?就是因为排好了对,我们才这么顺利地看到了好看的电影。可是同学们,在生活你遇到这样的情境吗?(依次出示图片并讲解)

——下车的时候让年纪大的先上

——打水的时候让一让比我们年纪小的

——上厕所的时候让一让比我们更着急的

师:有过这样的情境吗?说说看。

师:这么多同学都有过,看来在生活中你们不仅懂得遵守规则会排队,还懂得礼让他人,这是更高层的文明,真了不起!

活动七:引导学生从校园入手,体会排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这么多关于排好队的知识,大家准备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排好队呢?

预设:进校门、上操、上体育课、上下楼梯、上厕所等。

师: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播放PPT

预设:上下楼梯,课间操、进教室、出入校门

师:大家在校园中做得这么好,老师相信大家走出校门,在生活中肯定能做得更好。

出示图片:等车、银行取钱、挂号(集结在一张图中)

四、总结:

师:是呀,虽然只是排好队这么一件简单的小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文明的良好习惯,人人都能先来后到,社会就会彰显公平;留有距离,人人就有了安全的保障;看清标识,我们办事就会更加高效;懂得礼让他人,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文明友善,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五、课后延伸:

师:课马上就结束,老师布置一个小小的课后作业,下请同学和家长一起设计排队宣传画,张贴在你认为需要排队的地方,让更多的人加入自觉排队的行列。创文明太原城,做文明的太原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大家排好队

先下后上     公平

保持距离     安全

看清标识     高效

礼让他人     文明

教学反思

《大家排好队》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三课。在公共场合遵守规则、懂得礼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排队虽说是一件小事,但是跟我们的生活关系紧密,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实操感受、观察思考等方式来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并在体验过程中能根据不同场合总结出排队的具体方法。

道德不是说教,而是源于真实生活的体验,是社会成员在体验中达成的一种共识。开课时,我结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引出学生上台领文明奖章这一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去反思活动表现,并通过链接相关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自己反思认识到不排队既是不文明的又是特别危险的行为。随后,我以“看电影”这一主线来设计活动,领电影票——坐车去看电影——坐电梯到达影厅——买票——观影,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涉及到排队的问题。从最初的一哄而上,到相互提醒要自觉排好队,通过观察、思考、孩子们自己根据不同的情境,总结出排队的方法,我们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思维成长,习惯养成的变化过程。这是一种最真实的呈现。

在本课的教学中当然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这是一节以活动体验为主的课,如何更有效地组织活动,并在活动中更机智地引导这是需要再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练的。再比如,关于看清标识线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关于“标识线”这一比较专业的术语,应该让学生更准确表述。关于“为什么要看清标识”的话题,处理还不够成熟。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能让孩子有快乐的生活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渗透好我们的品德教育和道德熏陶,才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成长。 

教师简介

陈阳,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教师,中小学二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