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尔滨-逝去的“教堂之城”

(2008-01-12 10:25:21)
标签:

哈尔滨

教堂

建筑

文化

历史

旅游

分类: 我爱家乡
  哈尔滨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几年,尽管后来离开了这里,但无论自己走多远多久,这里始终是我的家乡。身在厦门的我始终感觉自己象一粒尘埃,漂浮在南方潮湿的空气中,只有回到这里,在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里,在东北人质朴和憨厚的笑容里,我才能感到温暖和踏实。
 
  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从一个小渔村转瞬发展成为沙俄殖民者的“东方莫斯科”。这里曾经驻有17个国家的领事,超过城市人口半数的侨民;这里还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犹太人聚居区,人数一度超过上海,至今还保留着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墓地。当异域的物质与文明沿着铁路和河道向这里弥散的时候,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随着来自30多个国家各种肤色的探险家们,沿着中东铁路一起来到这里,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下诞生了这座“教堂之城”。那时候的哈尔滨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各国宗教和建筑艺术的博览,每到祈祷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教堂钟声中,仿佛一切就此凝固。

  这座城市早年的版图并不大,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却存在着五、六十座教堂,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那时候圣·尼古拉教堂的钟声一响起,全城教堂的钟也随之敲响,圣·索菲亚教堂、伊维尔教堂、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乌克兰教堂、主易圣容教堂、述福音约翰教堂、圣·先知约翰教堂、圣·彼德保罗教堂、喀山男子修道院、符拉基米尔女子修道院……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座“流亡者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教堂之城。现在,我们再也听不见在这个城市上空响起的钟声和祈祷声,只有那些充满着异域文化的建筑们,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过去。 
 
1.江北尼古拉教堂 
  1924年建成,毁于1970年代。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位于松花江北岸太阳岛上。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S3BVnXGFwOheMzJ0Gu3_aQSduNNmEKECDGzGe4l1-OuIfnnpFEspzNYf7rRkFuf8ZbyOOr9sdhGo5TVG4mbh4Q
 
2.布拉格维音斯卡娅教堂(圣母领报教堂、圣母报喜教堂)
  1941年落成,1970年拆毁。拜占庭式俄罗斯东正教圣母报喜教堂。采用了鲍·马·图斯塔诺夫斯基的设计方案,可容1200人做礼拜,气势恢宏,建筑精美,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宏伟、最壮观的教堂。位于警察街(现友谊路),是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驻哈尔滨代表部所在地。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dVuYUknu8n80OBTApzOYP77MaP3497SQEaKFexh9SsNffRw-4o5WBgCiynP0i7MiddNG1WubF_D7kaTLjfSpJBp_RqWxZKz0A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Rt4U5DP03kbL4TykNvPKIWGl20oYpLox10PoHL7sUX5lilUIWhXxQaiazQIghFMQZ7IuS-joXCmSuI7cUUoQyc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ZLj5qXdD0KpEG4iBDzlroBQig-3qg6I_9EUnTf3dUiWwJzReI9-5BRCUaKlqwknKfvfl6sDlq50daUd2hEsoxPi_LQL--TQ0g       
3.圣·伊维尔教堂 
  建于1908年,巴洛克式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位于军官街(现道里霁虹街)工厂胡同。折衷主义建筑,设计师为德尼索夫。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cLP0PQ-po8SifaG0XUfBhb80VvmyjmHOcIoxbeRzX6vLkSqwVSBt_o-Beoo1uiq56hSJTqldycgjSSFxzStCjZJIRHMDm9ifA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VEIqrfUcKhOdq1wfXvVvSOHqmjrp2U01T9NyW6GIdBs5tG6H4KJJPoTz0O8Rd7d0zmYInyP4DFuOAOvYSXrL3w
   1930年代明信片来自日本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RYVX6GsRAIFTMrhU4oPONnJAUJUaN-Gtb9_hMtzmrGWzLG8HJHxJYi9pC6JhwBU5vG9QoKDfvghrXj7cyO-fxg
 
             来自哈尔滨俄侨     

4.圣母安息教堂 
  建于1908年,原为哈尔滨外侨新墓地入口,俄罗斯东正教教堂钟塔,位于新市街新墓地,现为南岗区东大直街文化公园内的电子娱乐厅。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SWqyu2b7oyGeKyMzaH-McaqkjKcFVrR6WpoOyFSGIVac7aw22eJCEqGuh_UPXgHsygxCn0salNocIJ4CAjmpLdnPUAvI54tbw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Z-YVUFxsyCxEBGwu2VQkxXiF8HiOs2cLZJ2-xbe9DR8wHSGA0wGUCsS8ByzJFdlDYZJoGR4FLttYgR2fwMcjhs

 
5.圣·尼古拉大教堂 
  圣· 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曾经是哈尔滨最负盛名的东正教堂之一。当年教堂的设计方案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完成,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修建,以沙皇的名字命名,故名“圣·尼古拉”。
  教堂座落在被俄国人称为"新城区"(南岗区中心)的广场,中心也称为中央寺院。建于1900年,由东正教教会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设计,由工程师雷特维夫主持修建,是由原本推积起来的典型井干式木结构建筑。它正门的圣母像和正殿东方外部的壁画,是俄国画家古尔希齐文克所作庄严肃穆、富丽堂皇;而教堂内部的圣物、圣像及大钟则是从莫斯科运来的。
  继尼古拉教堂之后广场周围先后建造了莫斯科商店(今天的博物馆)、新哈尔滨旅店(今天的国际旅行社)和别洛夫医院(今天的中山商场)。整个广场在多种艺术建筑中簇拥中,充满着异国文化气氛。从此在哈尔滨最高点,"东方小巴黎"的形象开始树立起来了。       
1966的年文革中圣·尼古拉教堂被毁。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eaCNK0VvluHONZDU8sfBu4Qeh6B3zb4ajv3pkVxXutDLXiUXcdPiJnr-lc2x5yzyAleBwebjF79B7sNep8u8uk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TWFrsXhInaq-fKNZ5RJoR2oy9SsdiJpbc3oQnPFqinuhQVq07RwKfElw38B9_z9restDx5neE3pr7bUObs75Dk
              
    老明信片来自美国华盛顿州

这美丽的全木制教堂,竟然未动用一颗螺丝钉。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XnMONKkRuqYTbmBBd2VRhRROK7Quui8UZlurEig6NcrYX4L32NviJG0p5ppq-S3NBdEcYsdPm6aneBsjoIhJAwxbGUSb_Q08Q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RfnprFA3CSIvJmet6ndi7FeyAqUOiyOzh4fBV9KebpG6JKh6glgssRUTFjvZvoGooUqgdYou-4PMEQRy8HegJU

     大堂内部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TD4523jNDDEJcJWFEgh-LneTkUg64EzYkQZ4bkpikD6XmjVUIo_Y6V3ugE7-7_9u-2CUNPcHmgP731DfppTtD5dKc-cshjyCQ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QK5bQY8-ZfUpiH1DZPF9yE5VQ-omIGbWt27f2EwzbEHhMgbWcPNgqogP56Z1jUE7gCgdWek2DoGRwS94eEC2h_RcEBLcZHKYw
              明信片来自香港

在大教堂前面的军事游行(1946年)照片来自以色列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R3i3jj2Su1QiGpNF1KIR9GW7e3S1DDhH2tIcrrGJ_2QNJ-3TYkzSc9flDLwoNbc9GzAh1dwWL5X9on_x0BJpOTT4RrMGK010g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dd8QzXESdCevKtoDk1PR-kY8GdR5LeKEfAzHlq1ay1Dg7dA9dLwMJTglQGTNMufBFYNsm2iL7WPkzt9o7t5c74sL152U4Ev7Q
  教堂于文革中被烧毁

6.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入驻哈尔滨,为军中宗教仪式需要,建立了一座木结构简易教堂,该师团撤离后,师团长将教堂捐赠给当地的俄罗斯东正教徒。之后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六万卢布,重新整修。东正教海参崴和堪察加地区大主教为教堂落成举行祝圣仪式。1912年,在木墙外加砌砖墙,形成砖木结构,教堂愈加辉煌壮观。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QiLwFUccWy5WBZHJKQOfy7xN1SBbO1exyjekysCfr6Rxn3F8wOO94WCF76Rdf2MEG0JucPPhRu9ijOJaA9jmkc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cfU-Vg2v6QBLuVGeFzgba1j6esZ2ZqwYyrisAoE2saWgx8UTo09UK3coCkiIBRDpAPYnr1ivNBsfjtR_2RDrYI2P12E2Zkgcw

                       
1912年落成的原圣索菲亚教堂古朴凝重。

       哈尔滨-逝去的“教堂之城”
                            
  1922年,东正教哈尔滨大主教区的教徒已达三十万人,原索菲亚教堂已不能满足需要,遂另辟新址再建教堂。1923年9月27日,索菲亚教堂在现在的地址上举行奠基典礼,历时九年,与1932年1月25日建成,至此,索菲亚教堂成为哈尔滨及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东正教徒奉为圣地,也曾经是哈尔滨的精神圣地。    
  该教堂是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样体为砖石结构,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建筑面积721平方米。整个教堂分成四层,高度53.35米。它深受拜占庭建筑建筑艺术影响、有着俄罗斯式的穹顶,罗马风格的拱券高窗宏,以及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有机组合。特别是1997年的修整,使索菲亚教堂成为哈尔滨建筑艺术风景中一个亮点、每当黄昏来临,夕阳辉映在高耸的穹顶上,鸽群如云、乐音如水漫步在索菲亚广场上,颇有心旷神怡之感。圣·索菲亚教堂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也是哈尔滨著名的旅游景点。
地址: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95号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aub7vo77jCTsk07VcVrGq0bBxtUlsuvBrUc8vgDIfNwLBs-jOA61bGW9mvWRTBJoQelEuoAI1loo1d2Ux_haT8Jhs4AOFPePA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SgyaertqRf4jWEc7subxY7aMCUECcDezI5is1KoiesNI2q-LbmRF7hJ4pkVwNxXpWu0bfiYLnQwXUugAmmCMSk
       

 
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新、老圣索菲亚教堂曾一度共存,南北相望,述说沧海桑田。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aOCmoHHhg8n9vU4pAMUfADxHW8NS0rHwSmBmlqLev1V9AIQ2oXk8BWdBaCpcFw-WHzswlKBCidlS-SXtSSG-uZLU1RObs7lPg



7.哈尔滨土耳其清真寺(鞑靼寺)
  始建于1923年。砖木结构的教堂。建筑师为尤·彼·日丹诺夫。这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筑。挺拔高耸的宣礼塔以及两侧对衬圆顶、尖券拱形高窗。表现了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洋溢了庄严肃穆、宁谧浑重的宗教气氛。土耳其清真寺这一称谓的由来,是因最初教徒主要是土耳其人和采自俄国的依特尔人。这些伊斯兰教徒有着弯曲的黑发,被俄国称为鞑靼人,所以也把这座清真寺称为鞑靼教堂。 
地址:哈尔滨道里区通江街108号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Q15FgJ5DB5hhhAJ1gsXrpU0jLw4TdesnsL2Ysx-REXeT6Wm9AAgXPZduxutZEROkTRTY2RuIEdLGK-0ZanF-Mo



         








 
 
 
 
8.哈尔滨清真东寺 
  始建于1897年。1904年改建。它是哈尔滨穆斯林的伊斯兰砖木结构教堂。1935年在众多伊斯兰教徒的倡议和捐助下,扩建为426平方米的阿拉伯式礼拜堂。是阿拉伯式教堂建筑的经典之作。望月楼和每个穹顶的顶端都高耸着一弯新月、是伊斯兰教特有的标志。1996年,为了满足伊斯兰教徒礼拜的需要,政府重新修整,使这座老建筑焕然一新。

地址:哈尔滨道外区南十三道街54号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ZkK4pGPnXc2fvdOyCXqICMWhE88MaCuvg06C7pG2XfcZACGMeHqPwuFWQCgW7Egl1Y7yYoEf22Uct6zN0dVNdo


9.圣母守护教堂(圣母帡幪教堂) 
  始建于1922年。原为木结构大教堂。1930年重建为现在砖石结构的教堂。至今这里还存有1899年在莫斯科浇铸的重达2600公斤大钟。建筑呈拜占廷式建筑风格,4个六面体小塔上的4个小穹隆烘托着中间耸起的巨大的穹顶,大穹顶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处上方的钟楼又起一处小穹顶,错落有致,凝重庄严。1984年政府重新修缮开放。 
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东大直街266号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Sa4fOHHmNDWC0EV1eQ6duWCL-UJzr5AwwCrc_2-gSrqErYG5JR-HDfQGZEDp5XVak-fCOYkZDjn2dLKtodES_Y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dvmbJxWhObuB8DB1E8U0FVbuRETnvcUIUMn6lLFy2v4Qo-FP_6DecLWPUd7km6nYDBEw2YSY5DG8BYYyNC7Zbaf4mIIv92sRw                                                 30年代明信片来自日本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Vv5YkJggrh0fHUmCBEWBT3hnyQYol_daAnfqATbn3LnmVSOumlfu-EEKjMPH05MQ0FrQfKy5_5eZXgU5rIKR9OSaJI62D0EeA

 

10.尼埃拉依教堂(基督教堂)
  这是一座带有北欧风格的哥特式砖木结构的教堂。1914年由德国人倡议、中东铁路局和民间捐助建成。建筑师弗奥罗布设计、当时仅供德国侨民和各国领事馆的教徒使用。教堂规模小巧合理、解放后,辟为基督教堂,沿用至今。

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东大直街252号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dHna-w2UtYnsf2SpwR5KdRDbi8RVQmsAsQ1vJCgkVIxl9WSiI9xiafbQmTg5D1kfMJKg71AEqZ9aZGbNou43xY

 

11.哈尔滨犹太教新教堂 
  建于1921年,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犹太教教堂。位于道里经纬街。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SlSoKd4VuMfbu0pWXzynmLs9yqk_W8gMAk7WOQ8sDbmS3qcBijSFQFhCbAEq5oycK5-ikOi7pFm06HQ2YfNxlQ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W3bnKbzqnN9ktshJNC8VdPxWKE37XqWf2z25oTmBte9FnWghPNMN9L4sy9cBaLEQKzhcId7n4mfIZxKq40Tl6A

 

12.圣母无染原罪天主教堂(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为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日俄战后迁哈尔滨,几易其址,1912年在此建木结构教堂。教堂街由此得名。为木结构的教堂。1935年改砖石结构。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托夫塔诺夫斯基设计。这是一座俄罗斯巴洛克式教堂建筑的经典之作。教堂内有圣画家萨得罗基尼的圣画和圣母像。原来属于东正教堂,1980年转给天主教会,现名为圣母无染原罪教堂。至今,这里依然有许多俄国人旧地重游,络绎不绝地来此参观。现经对周围环境的修建绿化,已经成为闹市中一个清静去处,成为哈尔滨别具一格的景点。

地址:哈尔滨南岗区士课街47号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fPUBZb5641QqWtHXpW9RHjNwGBFigXu7yNaqCNn04ySP-OhQ1uo7rXtTfV6sZRT5eDOB0ryEDzyzgzvRUJ_QTJHEJaKRK3Gaw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fGPnuWsrWps_83uDKf2gFqFs3k0ko-LBchk0kipbx76FGHNG23TTl7eEyQayTMBoI9pSqgM6IFdkRHuleipPlWC2NLUV6kOvA



图为1912年老教堂与1935年新教堂共处。
http://tkfiles.storage.msn.com/x1piYkpqHC_35lDxmLroqZqLQmlzVTXvfqtJ20obQsQO0h4YFH2YCLtSnKFU-UW20gWvI2Ud1RbbvfPKaSzNgjgx5nP6Z-vOXhw7KWIlS8n1olX8hAJSkjD6Q

 

  这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然而这色彩却夹杂了太多的屈辱与无奈。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它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是侵略,什么是殖民主义,就像一个孩子无法选择他的出身一样,它只是被动地秉承着历史赋予它的文化特点和内涵。如今这些独特的宗教建筑已经成为哈尔滨的重要特征,然而那个曾经的教堂之城,却随着城市上空永远消失的祈祷声和钟声一起,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哈尔滨的特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