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三个“如何”
(2013-01-05 18:36: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研析 |
案例一:
一个教学活动刚结束,教师一声“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这时有的小朋友三三两两的走到卫生间,有的小朋友没事就在教室里你追我赶,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跑起来。
反思:
这个案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情景让我想到1、幼儿在过渡环节中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无所事事。2、幼儿之间互相模仿,跑来跑去,存在安全隐患。3、这种放羊式的过渡环节,不利班级幼儿良好常规以及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可见作为教师,应更加全面、积极地去理解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并与幼儿共同制定一些规则,有意识的对幼儿独立、自控、秩序等品质,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幼儿知道在过渡环节中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的确很重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许多的困惑。
1、如何掌握“过渡环节”的度
2、如何让“过渡环节”稳中有变
3、如何让“过渡环节”保持一致性
如果教师能把握好以上三个“如何”,我想建立幼儿一日活动中良好的“过渡环节”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教师轻松的管理班级,都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