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颜色》评析
(2010-11-23 20:09:5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研析 |
建议:1、
领域 |
语言 |
活动类型 |
诗歌 |
活动内容 |
秋天的颜色 |
|
活动来源 |
幼儿园课程指导 |
实施时间 |
2010.11.8周一上午 |
|||
教材分析 |
|
|||||
活动目标 |
1、 欣赏散文诗、理解散文诗中对秋天色彩的描述,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2、了解散文诗的结构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
|||||
活动准备 |
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观察秋天周围环境的变化 物质准备:秋天背景图、图示卡、音乐 |
|||||
活动重点 |
|
|||||
活动难点 |
了解散文诗结构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
|||||
难点形成原因 |
|
|||||
难点解决策略 |
难点前置(活动之前让幼儿观察秋天周围环境的变化)——确定支点 小步递增:秋天背景图片(通过欣赏,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到秋天的绚丽多彩
|
|||||
|
幼儿预期表现 |
|||||
一 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二、欣赏诗歌、理解内容
(二)、分段欣赏——出示秋天图片背景 4、咦。。。。大地觉得秋天是神颜色的呢?理解绚丽多彩,大地是怎么告诉我的,为什么它骄傲? 三、幼儿朗诵、感知作品 |
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认为秋天应该是金黄色的,因为稻子熟了,树叶黄了,一片丰收的景象。这个谈话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回顾已有经验——确定支点
由于简明的图示卡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适当的支架,幼儿对诗歌中的语言和内容越来越熟悉,最终目的是为了要培养幼儿独立理解记忆的能力,让幼儿从依赖图示支架——独立朗读,因此需要撤离支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