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地方银行纸币的几个问题
(2009-09-09 14:57:41)
标签:
杂谈 |
浙江地方银行为民国时期浙江省的官方银行,它的纸辅币大部分由上海大东书局印制。抗战期间在丽水印制的11种纸辅币的正背面分别有防伪暗记,且不同样品有不同的防伪标志;该时期发行的横式壹分、贰分是世界上票幅最小的纸币,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
《收藏》杂志总第89期发表了安徽李家洪先生介绍其收藏的《浙江地方银行伍分纸币》(以下简称“李文”)一文。文中称该分币与壹角、贰角、伍角纸币一样,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上海大东书局印制发行的。 随后该杂志总第102期又发表了山东青岛王彦龙先生的《浙江地方银行及其所发行的钞票》(以下简称“王文”)一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浙江地方银行及其先后数次发行纸币的情况。
2002年7月《浙博天地》总第66期又发表了陈峰先生《浙江地方银行及其发行的辅币券》(以下简称“陈文”)一文,虽对票面图案内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但也存在不少的失误。
笔者阅读了三文,特别是王文后,对他们的收藏热情和探索精神深感敬佩。但文中或有遗漏,或有错误信息。作为该套钞票印制发行地的文博工作者和收藏者,有责任将其来龙去脉探索清楚,将真实情况介绍给大家,以免贻误后世。故特写此文,祈请方家指正。
一 浙江地方银行简史
浙江地方银行的历史,在王文中有比较全面的介绍。现简述如下:浙江地方银行的前身,是成立于清宣统元年(1909)的“浙江银行”,由当时清政府的浙江官银号(官钱局)与商股合资而成的(资本金100万两,曾在上海设有分行)。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组为“中华民国浙江银行”,1915年7月改称“中华民国浙江实业银行”,资本金100万元,由民国浙江省政府官股与商股合资经营(按官六商四的比例)。1923年3月,进行分股经营,分为官股、商股,官股改称“浙江地方银行”,商股仍称“浙江实业银行”。1929年,将“杭县工农银行”并入浙江地方银行,共有资金300万元。总行设在省城杭州,并在全省主要城市设立分行。
浙江地方银行首任董事长王澄莹,总经理徐恩培。1935年,朱孔颜出任董事长,徐恩培任常务董事,兼任总经理。
1937年12月,在日军进攻杭州之前,浙江地方银行总行随同当时省政府机关等一大批省级部门单位,迁到作为浙江抗日后方的浙南丽水。总行设在丽水城内的三坊口,并于1942年6月24日日军占领丽水城前夕,总行迁至龙泉,后分两路西撤,一路撤至江西赣州,一路撤至四川重庆。在丽水共计4年6个月。 1945年,抗战结束之后,浙江地方银行返回杭州,改为“浙江省银行”,总资产增加至法币1亿元。沿用浙江地方银行之名共达20年。
二 浙江地方银行与上海大东书局
浙江地方银行先后数次发行的纸币,大部分是由上海大东书局(1941年后称大东书局有限公司)雕版印刷的。
抗战期间,上海大东书局在上海沦陷前夕,已将主要设备材料搬迁香港,后因抗战后方各省印刷民国法币需要,又从香港分迁到湖南衡阳、江西赣州、四川重庆等地分设印刷分厂。为了承印浙江地方银行发行的纸钞,于1938年初,派姚濑梅、徐志道、万紫峰、张于卿、冯康甫等人,到丽水择址。在碧湖商贾士绅阙大钧、浣溪乡(后龙江乡)士绅陈绶之的撮合下,选定在丽水城西约11公里的沙溪村,设立上海大东书局浙江印刷分厂(暨印钞厂),厂长由姚濑梅担任。随后联系各分厂调派技术工人和机器设备。当时随迁人员有近400人。共有机器设备如下:十二匹马力木炭引擎一部、鲁麟机一台、凸版机二号架二台、四号脚踏架四台、轧光机一台、凹版机八台、裁纸机一台、电镀槽一个、锅炉一台、烘房一座和鹏骑牌汽油汽车一辆。除了凸版机和电镀制版以及发电设备外,其余均是手工操作设备。经过紧张的搬迁、安装,于1938年春开机为浙江地方银行印制纸币。1942年7月上旬,上海大东书局浙江印制分厂由水路至龙泉县梧桐口临江村,后撤至江西赣州分厂。
为了落实上海大东书局在丽水为浙江地方银行印制钞票的事实,笔者在前人记述的基础上,于今年9月再次进行了调查考察,情况记录如下:
沙溪村,民国时属于浣溪乡,后改为龙江乡,现归于水阁镇所辖。村前已经全部改貌,建造了许多新房,而村后部分仍保持旧貌,古建筑时隐时现。我们首先寻找当年被大东书局租用开设印刷厂的叶家祠堂,惜已被拆,改建为新房,仅留有一间边厢。而其他技术工人住过的叶家旧宅等尚存多处,村中还有许多75岁以上的老人能回忆起当年大东书局在此印钞的事。在当地老人的热情帮助下,我们找到了现尚健在的当年印钞厂女工叶爱青。 叶爱青,现年77岁,沙溪村人。其父亲名守谦,民国时是该村保长,叔父叶德本为乡长。她说当年印刷厂来沙溪办厂,租用叶家祠堂,并在周围扩建厂房、食堂及课堂用房,均是其叔父及父亲协助操办的。厂长姚濑梅及太太住在她家老屋,与其家关系相当好。
姚厂长太太没有生育,想要叶爱青的小妹做女儿,于是让年仅14岁的叶爱青进厂当了工人。
叶爱青回忆说:我进厂时,感到很新鲜,但管理得很严,印钞用纸及印坏了的纸均不得私自拿走,进出厂房大门要检查,如发现有偷带,是要开除的。我进厂后做的是印一元钞正面的第一版,即印底纹。好像纸张较大,所有工序印好后,再用切纸机切开一张张钞票。我就记得这么多了。 接着叶爱青又帮我们找到了她表姐王玉伦,说王玉伦从头到尾都在厂里,记得较多,让我们问问她。
王玉伦,碧湖镇瓦窑埠人。一提起她在沙溪大东书局印钞票的事,引起了她的兴趣,给我们讲了不少情况:
我叫王玉伦,今年81岁。要讲当年在大东书局印钞厂做工的事,记得很清楚。1938年过年不久,我经人担保后进厂,当时18岁,一直做到21岁,也就是1942年6月,说日本人要打丽水了,大东书局要西撤,就从我们工人中选了一部分人,随厂西撤,其他人就散了。到了龙泉县梧桐口临江的马埠,准备建厂,后又说日本人打进了丽水,龙泉也不安全,所以就再西撤到江西,丽水人就都解散回家。也就是说:我是大东书局在丽水印钞票从头到尾都参加的人。 我在厂里是压版组(应该是凹版组)的工人,我们组共有三四十个人,分三班制上班,一班干八小时。上班进厂,门口有警察站岗,警卫上下班时检查进出厂人员,不让私自带印坏了的花纸出厂。我记得我们女工的操作是每台压印机四个人,二个人递纸,由男工采用脚踏印机印刷,另一个女工刷印墨,还有一个取出印好的纸。记得一元的钞票是十六枚一张印制的,所有印刷工序完成后,再由裁纸组裁切成一捆捆的。一台印机一组人一班工作量约1000-1500张。 我是瓦窑埠人,在沙溪厂里工作,晚上是睡在我表姨家里(叶爱青的母亲是我表姨)。厂里有很大的饭堂,工人在厂里吃饭。每月工资是十多元,每半个月发一次(即每月分二次发)。我记得刚干时是十二元,但后来不止十二元,也不超过二十元的样子。
有人说钞票打印鉴是城里三坊口的总行,而我记得好像在厂里楼下的一个车间里打过。打印编数码工作则是在楼上车间里进行的。
当年在沙溪厂里印过钞票的人都80多岁了,现在也没几个活的了,我知道的只有五个了,一个我;一个我表妹叶爱青;一个碧湖下叶村的江华明;一个在城里,叫什么记不得了;还有一个男工,是叫叶永池的。 我们还找到了叶永池先生,他给我们讲述了印钞厂鲜为人知的故事:印钞厂技术工人由上海和赣州分厂调派而来,其中以宁波、绍兴人为多。练习生、粗杂工、女工则从丽水、碧湖招收,其中不少是丽水启明石印局和织布厂的遣散工人。建厂初,女工月工资十元,练习生十二元。这家分厂除为浙江地方银行印制纸钞,也印刷印花税票。厂内部设有两部六组四课三室。两部为生产部、后勤部。六组为凸版、凹版、制版、烘湿、点验、整理。四课为:会计、保管、材料、庶务。三室是警卫、医疗、理发。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印钞版是由该书局的技师,根据银行方提供的方案(当时不仅为浙江地方银行印钞,还为其他银行印钞),人工精心雕刻而成(或银行方提供已制作好的钞版)。经过审查,呈报省政府财政部门核准,印钞厂根据银行指示和批文,开机印制纸币。印钞工是经过严格选择的,印钞用原材料如纸张、油墨均是特别指定的专用材料。印制纸钞,从制版开始到最后装箱发运,共有四十多道工序。开印时,有银行总行派员驻厂监印。印刷出来的纸钞,是半成品,经裁切、打印号码后,打包运到城内三坊口总行。由印钞厂专职印鉴工在总行的监督下,加盖“董事长章”、“总经理章”(该两种章平时封存总行保险库内)后,才是成品钞票,可以运往各支行发行。叶先生就是当年印钞厂派驻总行的印鉴工。
以上三个接受调查的人,只有叶爱青由于关系特殊,曾从厂里拿到过印坏了的整张钞票纸,前几年还曾给子孙看过,现在下落不明。
三 浙江地方银行先后发行的纸币
浙江地方银行发行第一套纸币,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发行的兑换券。票面有壹角、贰角、壹元、伍元、拾元等5种券别。并在正面加盖“杭州”地名。背面印有王澄莹、徐恩培的英文签名。
1935年朱孔颜任董事长后,在1936年版的壹角、贰角、伍角,1939年版壹元的背面,改印朱孔颜、徐恩培的英文签名。1941年版壹元券上,又改了董事长的英文签名。
1938年、1941年发行了直、横两式的纸分币。其后的浙江省银行,于1949年发行一套银元兑换券,计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四种券别。1950年又加发伍元券一种。该套银元券仅流通了几个月,特别是伍元券,仅在舟山一带流通过很短的时间。随着浙江的全部解放,该套纸币即被作废。
四 在丽水印制的浙江地方银行纸币
上海大东书局浙江印刷分厂在沙溪村立足后,即投入紧张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1938年春,按浙江地方银行总行的指示,开机印制民国25年版(1936)的壹角、贰角、伍角券。这些角券并不是像李文说的于1936年印制的。.
当时由于市面铜币缺乏,市民商家交易中找零困难,浙江地方银行决定印刷发行纸分币,于1938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在丽水雕版印制直式分币,共三种,分别是红色伍分、绿色贰分、蓝色壹分。此式纸分币发行量大,利于流通,深受市面欢迎。
1939年,该厂按总行指示,又印制了民国二十八年版蓝色壹元券一种。1941年,日军对浙南抗日后方加强了物资封锁,使印钞厂的原材料来源十分困难。为了节约原材料,只得将钞票票幅减少。根据总行方案,在丽水重新雕版印制了横式纸分币:绿色壹分、蓝色贰分、红色伍分券(并不是王文中模糊的说法:1938年呈准发行分币券两套)。这套横式纸分币不是大东书局浙江印刷分厂印制的,而是由浙江地方银行总行在丽水城外白云山脚处自办的信大印刷厂印制的,共计195.5万元。加上民国三十年版蓝色壹元券,共印了四种券别纸币。其中横式绿壹分、蓝贰分券的票幅面积仅有50(51)×25厘米,成为已知世界上票幅最小的纸币。
五 丽水印制浙江地方银行纸币特征
以下11种浙江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日本军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时,在战火中诞生于浙江抗敌后方浙南山区丽水的。特别是其中有两套纸分币,几乎是在日机进犯丽水的轰炸声中印制发行的,应予特别重视。
(一)民国二十五年版(1936年版,1938年印制)绿色壹角币:票幅95×53厘米。正面左侧主图案为“雷峰塔”(“陈文”介绍为“六和塔”,误),中上部行名“浙江地方银行”,四角有空心美术体“壹角”,右侧几何线纹内有大字空心“壹角”字样,下有“每拾角兑国币壹元”字样。下方框纹内有“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及框纹下“上海大东书局”字样。左下角、右上角有红色阿拉伯数码号7位,无冠字。钤有:右“董事长章”、左“总经理章”红色小方印。背面由外向里由草绿、蓝、紫红三色几何纹线组成,有英文行名“THE CHEKIANG PROVINCIAL BANK”,中间横有“THE CENTS”(拾分)。左右对称,各有一组大小空心阿拉伯数字“10”。董事长、总经理英文签名“U.B.Hiu”、“K.Y.Chu”,下面中心有“1936”字样,下方有“THE DAH TUNG BOOK CO.”。防伪暗记(10倍放大镜下可见,下同):正面二个,在左右下方“壹角”二字上弧线纹内,各有一个“B”字;背面两处,一在左上侧蓝色棱形纹内有一个“B”字,二在右上角紫红色斜棱形纹内有一“X”字。
(二)民国二十五年版蓝色贰角币:票幅100×55厘米。正面左侧主图案为“六和塔”,其他纹式类壹角币,背面也类壹角币,中间横书有“TWENTY CENTS”字样。防伪暗记三个:在背面,左大“20”字左下角蓝色棱纹内有一“大”字;右大“20”字左下角蓝色棱形纹内有一“Y”字;左上角蓝色棱形纹内有一“L”字。
(三)民国二十五年版红色伍角币:票幅120.5×59.5厘米。正面左侧主图案为悬有“光华复旦”巨匾的大牌坊。其他纹式类壹角币。印鉴与阿拉伯数码号8位,改用深蓝色,无冠字。背面由外向里由紫红、草绿、蓝三色装饰几何纹组成,上部为弧形英文行名,中间有横书“FIFTY CENTS”字样。防伪暗记:正面四处,右下“伍”字上部线纹内有“大”字;左下“伍”字上部线纹内有一“东”字;主图案大牌坊右中下部二树冠下树杆间有一个“书”字;牌坊左墙外有一个“张”字。在背面左侧上角斜棱形纹内有一个“B”字,右侧上角斜棱形纹内有一“A”字,英文行名上左角蓝格纹内有一“局”字,中部横书英文左右下角蓝色纹内有二字,右“大”、左“东”。
(四)民国二十八年版(1939年版,1939年印)蓝色壹元币:票幅133×74厘米。正面左侧主图案为侧向带边框的杭州西湖边树丛中亭榭。右侧“壹元”字,下有“中华民国二十八年”版铭,7位二组,无冠字,分别在左下、右上角。背面图案蓝色,上部为无边框的英文行名,其中每词头个字母特大。左侧中为“1”字的花样文字,右侧中部有横书英文“ONE
YUAN”,其下方为长方形纹,中有圆圈纹,放大镜下可见“浙江地方银行”空心字组合在圈纹内。也有二组阿拉伯数码号。董事长、总经理英文签名为黑色。防伪暗记:正面左侧空心竖框上部有一个“二”字;背面,左上角纹内为一“G”字,右上角纹内为一“H”字(另一样品此处为“M”字)。下部中心框内有“1939”字样,框下方为英文“THE
DAH TUNG BOOK CO.
(五)无厂铭年版铭民国二十七年(1938)印直式蓝色壹分币:票幅66.5×41.5厘米。正面为几何纹图案,上中部行名,中部空心大“壹分”,左草绿色几何纹图案,上部有美术体空心“1”字。中部加盖红色阿拉伯数码号,7位,无冠字。下部钤红色“总经理章”。防伪暗记8个:在背面上部大“1”字内八角纹内有一“王”字,二是下角纹内有一“T”字,三是右角纹内有一“二”字;在红色数码周围:四是左上部纹内有一“大”字,五是右上部纹内有一“T”字,六是右下部纹内有一“东”字,七是右下部线纹内有一“E”字;八在钤印鉴部八角纹内:上角纹内有一“Y”字。
(六)无厂铭年版铭民国二十七年印直式绿色贰分币:票幅67×41.5厘米。正面图案类壹分币。背面蓝色几何纹图案,方式类壹分币。防伪暗记:正面6处:行名下方点线纹中4处,从左至右分别为“L”“大”“E”“东”字,下部左右“贰分”字下点线纹内各一字,左“大”,右“E”。背面5处:上部十二角形纹内有一“大”字,下部十二角形纹的下角纹内有一“东”字;中部加盖阿拉伯数码两边角纹内各有一个“E”字,大“2”字下方角棱纹内有“L”字;下方“总经理章”印鉴的正下方角棱纹内有“东”字。
(七)无厂铭年版铭民国二十七年直式红色伍角分币:票幅63×45厘米。正面图案类壹分币,背面蓝绿色图案方式类壹分币。有防伪暗记正面1处,在左下角“伍分”二字下面的线纹中有“上”字;背面4处:均在背面中部加盖红色阿拉伯数码号周围的底纹内,一在左上方,纹内有一个“玉”字;二在右下方,纹内有一“L”字;三是左下方纹内有一“J”字;四位于数码号左下方纹内,有一“Y”字。
(八)无厂铭年版铭民国三十年(1941)印横式绿色壹分币:票幅51×25厘米。正面图案几何纹装饰图案,有行名,左下角空心大“壹”字,右中钤有红色“总经理章”。背面浅蓝色几何纹图案,左角有空心美术体“1”字,中加盖红色英文字母冠号1位,后阿拉伯数码号6位。有防伪暗记正面一个,在左上角浪头纹下方有一“大”字;背面有5个:在背面左“1”字上部线纹内有一“大”字,右“1”字左上及左下线纹内各有一个简体“东”字(另有一样票的右“1”下方线纹内的“东”字为“E”字),中部下角线纹内有一“E”字,左“1”字右内角线纹内有一“L”字。
(九)无厂铭年版铭民国三十年(1941)印横式蓝色贰分币:票幅50×25厘米。正面类横壹分图案,背面草绿色类横壹分图案。防伪暗记两个:在背面左“2”字上部花纹外线纹内、右中部线纹内各有一“E”字。
(十)无厂铭年版铭民国三十年(1941)印横式红色伍分币:票幅56×30厘米。正面装饰图案类壹分币,方向相反,即面值在右下部,蓝色“总经理章”在左下部。背面红色装饰线纹图案,有深蓝色英文字母冠号1位,后阿拉伯数码号6位。防伪暗记在背面蓝色数码号中心圆形线纹中心网纹内有一“大”字。
(十一)民国三十年版(1941)印蓝色壹元币:票幅123×61厘米。正面左侧主图案为杭州西湖边亭榭,装饰图案及其他与民国二十八年版蓝色壹元币相类。防伪暗记3个:在正面左下角“壹”字的“
六 结语
(一)浙江地方银行是民国时期浙江省的官方银行,1937年12月随省机关内迁浙南抗日后方丽水。总行设丽水城内三坊口,时间长达4年6个月。
(二)该行的纸辅币大部分由上海大东书局印制。抗战期间,大东书局印刷厂为配合抗战后方各省印制钞票,分别在四川重庆、江西赣州等地设立印刷分厂,并在丽水县浣溪乡沙溪村叶家祠堂设立上海大东书局浙江印刷分厂。
(三)浙江地方银行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的壹角、贰角、伍角券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春在丽水印刷发行的。
(四)分辅币直、横二式,分别是:直式的壹分、贰分、伍分券为1938年由上海大东书局浙江印刷分厂印制的,横式壹分、贰分、伍分券是1941年由浙江地方银行总行自办的信大印刷厂印刷的(从防伪暗记中发现,横式纸分币的印钞版仍由大东书局技师雕制)。
(五)浙江地方银行抗战期间在丽水印制发行的11种纸辅币,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其制作仍然十分认真,在大部分纸币的正背面分别留下了防伪暗记。它在发展浙江经济、支援抗战事业中起了积极作用,是研究浙江抗战史和钱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六)在同版式同面值纸币样品的防伪暗记研究中发现,不同样品有不同防伪标志,说明有以下几种可能:雕版人的不同(如发现有的暗记用人姓氏“王”、“张”),而出现不同的标志符号;版块不同而用不同标志;印制时间批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防伪暗记。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通过浙江地方银行抗战期间发行纸币的研究,可以说明:横式壹分、贰分这对世界上最小票幅纸币的产生,是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特殊产品,具有特别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蹂躏中国人民的史实。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其中浙江地方银行纸币样本由汤根火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丽水支行夏应铎先生提供部分原始资料,特此致谢。)
finhttp://www.zdscg.com/qianbi/zgdf/DSC00022.jpg
1.无年份、浙江地方银行横版(世界上最小纸币)壹分,10品300元, 8品200元。 | 2.无年份、浙江地方银行横版贰分,10品350元, 8品200元。 |
3、无年份、浙江地方银行横版伍分,10品80元, 7品40元。
|
4、无年份、浙江地方银行竖版壹分,10品60元,7品30元。 |
5、无年份、浙江地方银行竖版贰分,10品80元,7品40元。 | 6、无年份、浙江地方银行竖版伍分,10品120元,7品50元。 | 7、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无字轨7位号壹角,10品200元,7品80元。 | 8、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无字轨8位号壹角,10品120元,7品60元。 |
9、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单轨壹角,10品80元,7品30元。 | 10、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无字轨7位号贰角,10品200元,7品60元。 | 11、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无字轨8位号贰角,10品120元,7品50元。 | 12、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单轨贰角,10品80元,7品30元。 |
13、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无轨7位号伍角,10品200元,8品120元, 7品40元。 | 14、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无轨8位号伍角,10品120元,8品60元, 7品60元。 | 15、民25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单轨伍角,10品300元,8品150元, 7品60元。 | 16、 民28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无轨壹元,10品300元,8品120元, 7品50元。 |
17、民28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单轨壹元,10品200元,8品150元, 7品60元。 | 18、民30年、浙江地方银行大东版单轨壹元,10品360元,8品150元, 7品80元。 | 19、民21年、浙江地方银行凹版盖杭州壹角,6品150元。 | 20、民21年、浙江地方银行凹版盖杭州绿壹元,7品150元,6品300元。 |
21、民21年、浙江地方银行凹版盖杭州兰伍元,7品600元,6品380元。 | 22、民21年、浙江地方银行凹版盖杭州兰拾元,7品1600元。 |
1949年5月杭州解放,该行随国民党政府撤逃至舟山。董事长由财政厅长陈宝麟兼,总经理是前宁波分行经理韦保泰。该行撤退时带黄金7000余两,银元百万余元,后作为在舟山发行银元兑换券的基金。舟山解放前夕,该行又撤逃至台湾。撤退时,由国民党军舟山前进指挥所秘书长陈宝麟兼任董事长,并将库存黄金、银元运至台湾。1950年5月17日到达台湾后,由副总经理胡之焕,向台湾银行基隆分行领取新台币,在基隆码头设兑换处。用新台币收兑在舟山发行的银元券,比价是银元1元换新台币3元,再以新台币3元兑换该行发行的银元券1元。在高雄、台中两地上岸的人员,则委托代兑处兑回。在收回所发行的银元券之后,库存尚有准备金计黄金710。余两、银元20万余元,全数交在台的中央银行点收,专案保管。1949年5月该行在舟山与国民党部队合开的“安昌贸易行”,尚有盈余款计新台币70余万元,同时上交给军需署,然后宣告停业。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46423d97f384e71b0bc73HyI2BZnUG7K.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bdf6e0e33047bbe56ef8h78AT18y1Y9t.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6ef43dbcdfc0ec4d1519uwTcqkg1RH7p.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ca4ab1726fc488303523jV8e9uVI94Bv.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31a23ae3ef3580471018jwllEJtTFgtl.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3c95a03a7a4b769c9fa45JrsV2kbwVmD.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4eb9d1fe2c3c1898100cRZXOOnSQejt8.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871d5446db6972a49da6tRyKYI8Gld3R.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7732bd52d45606e6ddddVn21SayRdTi8.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812/20081221_32e3423427b8a55436afQXFbX58F6ESc.jpg
http://www.chinazhibi.com/attachments/month_0901/20090104_8a5c5b9767b3b6ba0b7bntcx6bR6BDl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