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蓝图》作者迟卉
(2011-04-29 16:01:56)
标签:
1期作者连线迟卉 |
分类: 作者连线 |
她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2005 年,她在《科幻大王》上发表了《月亮草》,虽然这篇文章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她不凡的讲故事能力却让我记住了这个作者。我暗暗期待着她的下一篇佳作,然而,再见她的名字,她已是另一家科幻杂志的编辑。
从此,只能遥遥相望。
她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丰腴时代》《归者无路》《向着天空生长的洞穴》《无穷无尽的大地》《虫巢》《星渊吟游》……她的创作一直保持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巅峰状态,每年都有好几部作品问世。
她化身小雪,谆谆“教导”新手如何把故事讲得更好;她开设专栏,踏上了“地平线写作之旅”;她主持“惊奇档案”,让一个经典老栏目焕发出新的气息……
迟卉、雪舞风华、黑小猫,她用不同的名字,幻化出无数身份,在不同的世界自由穿梭,使我感到惊奇、惊叹,更多的是敬佩。
她仿佛一个老友,论坛、QQ 群、豆瓣,我时常逗留的地方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但我们却从未有过交集。在“星云奖”颁奖典礼上我几乎见到了国内所有的科幻作者,但她却没有出现。在离去时我远远地听到一声呼唤,夜色中一个匆匆的身影与我擦肩而过……
当在信箱看到《蓝图》的投稿时,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此迟卉便是彼迟卉——那个我心仪已久的、坚持寻找属于自己的故事的科幻作家,那个已有五年没有在《科幻大王》出现过的人。打开文档,故事一如既往的好看,人物呼之欲出,而科幻点的设定,让我又一次想起了《归者无路》,那篇我一直觉得在迟卉写作生涯中有着里程碑意义的文章。
于是,两条一直平行相望的线在那一点交叉。
新科幻:我似乎已经将你这些年来的足迹交待得一清二楚,为了避免抢台词的嫌疑,还是请你自己来谈谈这些年的经历与感受吧,重点是你是如何走上科幻创作的阳光大道的?
迟卉:其实我一直在写各种作品,游戏小说、言情、武侠……但是我觉得它们装不下我头脑中那些疯狂的故事,直到我发现了科幻和奇幻小说。
新科幻:对于你的高产,我感到非常极其十分之惊讶,而你在编辑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你是如何兼顾各方面的?是否分身有术?
迟卉:没什么秘诀,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新科幻:看了这么多年你的作品,我发现了一个特点,你并不注重技术,而着重塑造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就是说,你关注的是环境的变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对人的精神或者生活状态的影响。你为什么会关注这些话题呢?你觉得什么样的科幻小说才是好的科幻小说?
迟卉:我不是技术流的,而且技术对我来说就是技术。我学过生物,学校里研究的生物学和大众所知的生物学完全是两个概念。对我来说,重要的是那些人,在技术和社会相互激荡的大潮中的每一条小鱼。就像那个海滩上捡鱼的男孩的寓言一样,那条鱼在乎,所以我在乎。
对我来说畅销的科幻小说就是好的。
新科幻:《蓝图》这篇文章是古言师系列的第一部,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这个系列还有第二部、第三部……你是否已经规划好了写几部?这个系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以稍微透露一点吗?
新科幻:在《蓝图》中留有许多伏笔,关于古言师的历史背景、关于红城女王的来历、关于黄金时代等等,这些信息是否会在后面的系列中解读呢?
迟卉:古言师的秘密是整个系列的主线,红城女王的来历倒并非什么大秘密。这些信息都会在后面的系列里逐一解读。事实上我更希望每一个故事都是系列的一部分,同时又都可以独立阅读,不过这很挑战我现在的创作能力。^_^
新科幻:在前面我说过,在读到《蓝图》中的“芯片”时,我想起了《归者无路》。当时这部作品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我至今记得“我不知道有多少身体里有另外的灵魂,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等不到回家的孩子”这句话,你觉得在我们可见的未来,会发展出意识上传这样的技术吗?这个技术对人类社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迟卉:这个倒不必担心,在弄清楚意识是什么玩意儿之前他们大概还没法上传任何人或者动物,而一旦达成了这个技术,他们就得重新思考如何定义“人”了。
新科幻:《蓝图》中设定的文字或者说文字组成的图形可以杀死人,这是技术还是魔法,如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
迟卉:我一直很喜欢那种“看起来像魔法的技术”,比如说古言师的能力之一就是解读这些文字。如果把人脑比作操作系统,那么这些文字带来的信息就是病毒,输入人脑,并且造成破坏。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原理。
新科幻:这篇作品带有很强的游戏风格,比如他们进入数据站的场景描写、逃跑过程,打斗场面等,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你是游戏爱好者吗?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迟卉:我是个痴迷于游戏的家伙,最近玩《原型体》似乎多了点儿。
新科幻:从你的作品中,我总能读到孤独的气息,这种气息会影响你的现实生活吗?为什么会有迟卉、黑小猫、雪舞风华、小雪这么多的名字?不工作的时候,你是谁?
迟卉:我老家在东北,但是我一个人到了南方,上海四年成都四年,一直一个人闯荡,而且本来性格就有点儿孤僻,所以也会透露在文章里。至于很多笔名——其实只是因为我最初给自己起的笔名“雪舞风华”看起来太二了,于是先后换了几个名字,迟卉是我的本名,大家说很像笔名,于是就直接沿用了。
新科幻:你既是作者,又做过编辑,当然,肯定还是一位读者,能谈谈这三个身份的不同之处吗?
迟卉:其实读者、编辑和作者是一个微妙的三方会谈,每一方都在大声向另外两方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但只有自己保持沉默的时候才能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
新科幻:你辞职后,许多读者都很关心你下一步的打算,可不可以透露一下你为自己的生活绘制的“蓝图”?
迟卉:目前的计划是在家创作一段时间,一方面调整一下自己,另一方面,因为我不希望再做编辑,因此可能要进行全新的职业规划了。
新科幻:2010年的中国科幻界热闹非凡,大有欣欣向荣的气象,作为这当中的一员,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繁荣的?
迟卉:繁荣或者寂寞都不代表什么意义,事实上,一个行业有它自己的高峰和低谷,也有它自己的变化规律,而对于我自己——对于一个单纯的作家而言,就像是一个冲浪选手,在这些高峰和低谷间扑腾着。唯一的问题是,你必须有足够的冲浪板(作品)才行。
新科幻:我代表广大热爱你的读者期待近期在《新科幻·文学版》上再次看到你的作品,希望此次是我们良好的合作的开端。
迟卉:Su
采访结束,迟卉的影像在我眼前渐渐清晰。那个干净利落的东北女孩、那个背着大大的书包、随时都准备出发的女子、那个浑身散发着别样气息的作家转身离去。但我知道,她不会走远,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她会停步,继续为我们讲述那些发生在异域的故事,或浅
吟低唱,或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