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科幻
新科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04
  • 关注人气:1,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幻小说创作之基本功的修炼(节选)

(2009-02-12 10:14:21)
标签:

吴岩

讲座

科幻写作

杂谈

分类: 名家讲堂

 

吴  岩 

 

一、科幻小说的基本模式

    历史上多数重要的或曾经大范围流行的科幻作品,其实有着一些固定的结构模式。了解这些模式,对初学者来讲特别重要。这些模式也是科幻电影中常用的编剧套路。

    一般科幻小说的基本模式如下:

 

    离开现实的创新(疏离)——将现实提升到新阶段(进一步疏离)——败坏的开始——为解决败坏或问题奋斗并回到现实(返回现实)。

 

    在这一主框架之下,还有两个亚框架,一个亚框架指的是新技术的发明,我们将它称为人工系列。例如,小说《时间机器》《海底两万里》《侏罗纪公园》等就属于人工创造技术的系列,这一亚框架是:

 

    创新——新状态——新世界的好/坏——回到现实——此过程不断循环。

 

    第二个亚框架是指自然灾难或探索未知世界的系列,例如小说《地心游记》、《世界之间的战争》、《星球大战》等就是代表。小说的亚框架是:

 

    自然灾难的产生或新世界探险——应对/发现过程——失败或成功——此过程不断循环。

 

    当然,不是所有科幻小说都能列入上述套路。但套路的学习对初学者很重要:它为作者积累创作经验,是学习跟读者交往的最基本的模式,也为突破套路的限制、进行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科幻小说的构思与写作

第一,准备。

    如果你热爱写作,并且关心科学、热爱科学,对科学有所感受,同时又具备足够的文学素养,那么你已经具备创作科幻小说的必要条件了。

第二,构思。

    构思一般首先要从创新开始。只有新的创意,才能为读者提供奇妙的超现实体验。接着,便是返回生活。否则,完全脱离现实,多数读者会不喜欢。常见的回归现实的方式是:对破坏正常的状态(疏离)给予合理的解释(认知),让离开常态的现象回到常态范畴。这就要熟悉相关的科学原理或者科学推理过程。当然,科学并不简单地等于具体知识,它还是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未完)

    温馨提示:阅读原文请您订阅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