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之游记八:灵丘县觉山寺、唐河大峡谷

标签:
历史旅游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有形人生 |
7月15日,离开灵丘县,时间充足,决定走唐河大峡谷,到涞源县吃午饭后就直接返回。
每次都是走高速公路,这次返程要走国道,目标觉山寺。
觉山寺位于灵丘古道。太行八陉,灵丘古道连着蒲阴陉,是太行山的通道,开凿于公元五世纪,北魏拓跋鲜卑即由此路,沿唐河谷地出太行山,横扫河北,问鼎中原。
北魏在中国历史的地位非常高。北朝与南朝对峙,北魏分为东西魏,再为北齐北周,最终北周小皇帝的外祖父建立隋朝,吞并南朝陈,统一了国家,然后唐代隋,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王朝。这是“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外创建了另一个正朔,带着鲜卑印记的正朔。
灵丘古道承载着历史,留下了觉山寺。唐河入隘门峡后,奔东南而去,但到觉山东折数百米,后又反朝西冲去。觉山即巍峙于唐河弯道的西侧,在觉山以东,曾经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于和平二年(公元416年)二月南巡途中御射之台。1996年,发掘出了和平二年刊立的《皇帝南巡之颂》碑残存部分共计10块。
觉山寺,位于御射台西南近五公里处,是魏孝文帝元宏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为报答母恩敕建。隋唐后觉山寺曾经历代多次重修,辽大安五年(1089年),辽重熙七年(1038年)对寺庙修缮并赐土地。现存庙宇为清代重修。
觉山寺塔位于寺院西部,建于辽大安六年(1090年),十三层,高43.54米。塔基分三层,下为八角形须弥座,中为平座勾栏,上为莲台。雕刻多在须弥座束腰处和中层平座、上层勾栏华板处,题材丰富,以狮首、力神、伎乐天女等最为生动。
寺外西侧的悬崖上,另有小砖塔,寺院后的山崖上建有菩萨顶。觉山寺塔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提前做好功课,仅游览了寺院,太晒,未爬山。沟通太行的道路(八陉)都是峡谷,灵丘古道即唐河峡谷,青山绿山,北魏栈道,值得重游。
胡服骑射赵武灵,汉服汉化拓跋宏。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467年—499年)同样是一位历史伟人。无论胡服还是汉服,都是时代的需要,顺时代者为俊杰,逆时代者,可能是爱国贼。
在涞源吃了午餐,16点多到家。总结为一句——代之游,满满的收获。
(注,最后一图为悬崖上的古栈道遗迹,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