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他去......(转帖)
(2008-10-17 09:02:36)
标签:
老婆婆儿孙师父侍者子孙情感 |
分类: 情感记 |
一老婆婆,在一座禅寺旁作炸油条的小生意。她只顾低头做事,从不抬头看人,也未曾入寺里进香、拜佛。每日烟薰火燎,生意事儿、儿孙事儿,甚是苦恼。
一日,一位居士光顾生意,老婆婆问:“您是去寺院吗?” 居士答:“是”
“去寺院作什么?”
一会儿,侍者出来,说:“师父有事儿,让你等一会儿。”“好”老婆婆说。
左等右等,师父没有接见老婆婆。
侍者又去见师父。
“随他去。”师父忙,随便说了一句。
侍者回来(可能是有点儿不高兴了),对老婆婆说:“师父说了‘随他去’。”
“随他去。”老婆婆说:“好,记住了”。老婆婆心实啊,想起了那居士和她说的那句话——
“师父告诉你什么,你照作就行。”师父既然如此说,照着作就是了,于是告别。
此后,无论遇到何事,生意上的事儿也罢,儿孙的事儿也罢,老婆婆都是按“随他去”这一宗旨处理。久之,烦恼日薄。
三年后的一日,将一油条放入油锅。“哗”的一声,老婆婆豁然开悟。
事业上的事儿,随他去。因为“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更因为“君子不和命争”——所谓“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那我就抱着“默默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洒脱心态努力做事就行了。
儿孙的事儿,随他去。“子孙自有子孙福,不为子孙作马牛”。古人说:“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少,产也少,后来儿孙祸也少,若问此理是若何?儿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司马光也在家训中说道:"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古有名训,我依之而行即可,不必作小聪明另辟新径。
世事皆无常,一切随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