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是药师佛(十一)
(2008-12-02 08:27:13)
标签:
自己是药师佛健康 |
分类: 儿童医学 |
我将她送走,回到客厅和朋友叙旧。文安兄对我的治疗仍有些不解,问我道:“我给她扎的都是通经络祛风寒的,甚至用上了‘烧山火’的绝招(针灸中一种能使身体迅速发热的手法),可她小腿还是冰凉。你一揉阴包穴,她马上脚都变热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呀?”
我边用手比划边对他说:“她小腿冰凉,是因为她气血下不来,淤阻在肝经,你强通膀胱经只会让她经脉更紧张,即使加上足三里补气血也补不上。就像一根绑紧的绳子,你越使劲拽它它就越紧,必须要找到绳扣才行;这阴包穴就是绳扣,所以一揉,所有的经脉就都松开了。”
晚上我和文安兄到酒店痛饮了一番,他在异地难得遇到知己。他说:“我的病人里得肝病的很多,兄弟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我举起酒杯对他说:“少喝酒,别生气,就是最好的方法。”
记得吴清忠先生在他的《人体使用手册》中强调大家要多揉肝经的太冲穴,这真是金玉良言!揉太冲穴既可解郁散结,又能舒肝健脾,对于爱生气的人来说真是个法宝,它才是真正的“消气穴”。我这样说有人会很困惑:你一会儿说阴包穴能消气,一会儿又说太冲穴能消气,到底用谁来消呀?这让我很难说清,借用刻舟求剑来略说一下:病已变矣,而穴不变,治病若此,不易惑乎?其实,哪个穴又不能消气呢?
17.六味地黄丸不是补肾的通用专方不久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同学因常年在医院值夜班缺乏睡眠,结果10多年不见,最近变得虚胖、脸色苍白、嘴唇无色、眼圈发黑,医院一查血色素变成了7.1克,典型的贫血。她结婚几年了,很想有个孩子,就去医院看病;那里的医生给她开了六味地黄丸,说她老怀不上可能是因为肾虚,需要补补。朋友得知后就来问我可行不可行。她这个同学虚胖、脾胃不好、贫血,应该考虑从脾胃治疗,改善睡眠,以解决贫血,此时六味地黄丸是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借此话题,我来讲讲这几种叫人分不清的地黄丸吧!
受广告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肾虚,要补肾,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六味地黄丸。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现在大人们争先买来补肾虚,甚至有很多人竟把它当成了壮阳之品经常服用,从此,小儿们的药典中便再也找不到六味地黄丸了。六味地黄丸似乎成了补肾的通用专方。
其实,名声显赫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灵丹,它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只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所以是肾阴虚常用的一服药。你可能分不清阳虚阴虚,其实判断肾阴虚只要记住它最明显的特征: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这么一界定,能吃此药的人就不多了。
哪些人不太适合此药呢?畏寒怕冷、不喜饮水、睡觉流涎、痰多湿重之人,尤其虚胖的人、脉缓之人(除了运动员),基本上都是湿寒体质;咳嗽痰多,痰色白而清稀,容易咯出,并伴有胸脘满闷、呼吸不畅、纳差食少、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腹胀消化不良的人,就更不适宜了。
总之,此药无半点壮阳之力,阳虚之人绝对忌用;肝火过旺之人服此药犹如火中添柴,亦不适宜。平常体质的人,不寒不热,想用此药补一补也未尝不可,那就需在空腹饥饿时或口干欲饮时再吃此药,最易吸收且有益无弊。
此药还有一些主要管肾阴亏虚的“兄弟姐妹”:
1.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两药功效相似,后者祛肝火的功效略强。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视物不明,还有防治高血压的功效。
2.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五味子两味药。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还有就是,经常讲话太多、咽喉干燥、咳嗽无痰之人(慢性咽炎)也可选用。
3.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知母、黄柏两味祛火药,以治疗肾阴虚而又火气偏盛的人。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是,在六味地黄丸适用的症状基础上还有头晕耳鸣、咽干腰酸、小便黄赤或浑浊。这是知柏地黄丸的主症,特别是小便黄赤。
4.耳聋左慈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上磁石、石菖蒲、五味子。主治耳内常闻蝉鸣声(耳鸣),夜间更甚,听力渐差,伴有心烦失眠、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等症状,适合阴虚型的神经衰弱患者。 (16)
我边用手比划边对他说:“她小腿冰凉,是因为她气血下不来,淤阻在肝经,你强通膀胱经只会让她经脉更紧张,即使加上足三里补气血也补不上。就像一根绑紧的绳子,你越使劲拽它它就越紧,必须要找到绳扣才行;这阴包穴就是绳扣,所以一揉,所有的经脉就都松开了。”
晚上我和文安兄到酒店痛饮了一番,他在异地难得遇到知己。他说:“我的病人里得肝病的很多,兄弟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我举起酒杯对他说:“少喝酒,别生气,就是最好的方法。”
记得吴清忠先生在他的《人体使用手册》中强调大家要多揉肝经的太冲穴,这真是金玉良言!揉太冲穴既可解郁散结,又能舒肝健脾,对于爱生气的人来说真是个法宝,它才是真正的“消气穴”。我这样说有人会很困惑:你一会儿说阴包穴能消气,一会儿又说太冲穴能消气,到底用谁来消呀?这让我很难说清,借用刻舟求剑来略说一下:病已变矣,而穴不变,治病若此,不易惑乎?其实,哪个穴又不能消气呢?
17.六味地黄丸不是补肾的通用专方不久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同学因常年在医院值夜班缺乏睡眠,结果10多年不见,最近变得虚胖、脸色苍白、嘴唇无色、眼圈发黑,医院一查血色素变成了7.1克,典型的贫血。她结婚几年了,很想有个孩子,就去医院看病;那里的医生给她开了六味地黄丸,说她老怀不上可能是因为肾虚,需要补补。朋友得知后就来问我可行不可行。她这个同学虚胖、脾胃不好、贫血,应该考虑从脾胃治疗,改善睡眠,以解决贫血,此时六味地黄丸是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借此话题,我来讲讲这几种叫人分不清的地黄丸吧!
受广告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肾虚,要补肾,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六味地黄丸。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现在大人们争先买来补肾虚,甚至有很多人竟把它当成了壮阳之品经常服用,从此,小儿们的药典中便再也找不到六味地黄丸了。六味地黄丸似乎成了补肾的通用专方。
其实,名声显赫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灵丹,它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只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所以是肾阴虚常用的一服药。你可能分不清阳虚阴虚,其实判断肾阴虚只要记住它最明显的特征: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这么一界定,能吃此药的人就不多了。
哪些人不太适合此药呢?畏寒怕冷、不喜饮水、睡觉流涎、痰多湿重之人,尤其虚胖的人、脉缓之人(除了运动员),基本上都是湿寒体质;咳嗽痰多,痰色白而清稀,容易咯出,并伴有胸脘满闷、呼吸不畅、纳差食少、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腹胀消化不良的人,就更不适宜了。
总之,此药无半点壮阳之力,阳虚之人绝对忌用;肝火过旺之人服此药犹如火中添柴,亦不适宜。平常体质的人,不寒不热,想用此药补一补也未尝不可,那就需在空腹饥饿时或口干欲饮时再吃此药,最易吸收且有益无弊。
此药还有一些主要管肾阴亏虚的“兄弟姐妹”:
1.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两药功效相似,后者祛肝火的功效略强。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视物不明,还有防治高血压的功效。
2.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麦冬、五味子两味药。主治肺肾阴虚之咳喘(久咳气喘,痰少而咳或干咳无痰,伴有腰膝酸软、气短无力、动则出汗、时发低热)。还有就是,经常讲话太多、咽喉干燥、咳嗽无痰之人(慢性咽炎)也可选用。
3.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加上了知母、黄柏两味祛火药,以治疗肾阴虚而又火气偏盛的人。和六味地黄丸的区别是,在六味地黄丸适用的症状基础上还有头晕耳鸣、咽干腰酸、小便黄赤或浑浊。这是知柏地黄丸的主症,特别是小便黄赤。
4.耳聋左慈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上磁石、石菖蒲、五味子。主治耳内常闻蝉鸣声(耳鸣),夜间更甚,听力渐差,伴有心烦失眠、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等症状,适合阴虚型的神经衰弱患者。 (16)
前一篇:吃含锗食物提升免疫力
后一篇: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