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在人体的仙药田里——天天健康不是梦(一)

(2008-10-08 10:18:10)
标签:

天天健康不是梦

健康

分类: 儿童医学
 多按一按耳朵就能防治百病一天,在公共汽车上,一位中年妇女在我的座位旁站了一会儿,突然双手捂着肚子蹲在了地上。见到这种情景,我赶紧站起身,让她坐在我的座位上。我出于职业的习惯,就问她是不是肚子痛,她说是的,我说你在你的耳垂处找最痛的点,找到后用劲按,能止痛。她听后马上就用手在两个耳垂处摸了一会儿,然后用力地按压起来。只过了十几秒钟,她就惊讶地抬起头对我说,还真管用,肚子痛好多了。她又继续按压了不到一分钟,这时她的脸上再也没了痛苦的样子,腹痛已完全消失了。
  还有一次,一位朋友来我家玩,我发现她的头不敢转动,一问才知道晚上睡觉不当心落枕了,正想问我有什么好办法呢。我就在她两个耳朵上的枕穴上按压起来,刚一按压她就大叫“太痛了”,我说你忍一会儿,等疼痛缓解一些时,你的颈子就可以转了。我按了2~3分钟后,让她活动一下颈子,她说真神,僵硬的颈子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我又继续按压了几分钟,再让她试试,她的颈子已能自由活动了。我说一定要抽空经常按摩这个地方,夜里睡觉注意不要贪凉,以后就不容易再复发了。人的耳朵确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如果我们把耳朵上的主要穴位连起来,其形状恰似倒置于子宫中的胎儿。而人体各器官和组织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受到疾病侵犯,耳上的某个特定穴位就会产生预警信号。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很多中医还可以通过观察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现象来协助诊断疾病。
  比如在冠心病病人的耳垂处常可见到一条斜形的皱痕,此皱痕被称为“冠心病沟”。耳垂对血管缺血现象很敏感,一旦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时,耳垂组织就会发生缺血现象,并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变化,依据这条斜线状的皱痕来诊断冠心病,准确率可达90%。人们在医院里也可以见到医生在患者耳朵上某个特定的穴位埋药籽或埋针,以此治疗各类疾病。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套见效最快的耳部自我按摩方法。
  1.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捏住耳朵上部,先揉捏此处,直至该处感到发热为止,然后再往上提揪15~20次。此处主要有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的反射区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2.上下按摩耳轮,并向外拉。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和揉捏,使之发热发烫,然后再向外拉耳朵15~20次。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部位的反射区。
  3.下拉耳垂法。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主要对应头、额、眼、舌、牙、面颊等处。
  4.按压耳窝。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至此处明显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同样来回摩擦按压至感觉发热、发烫为止。此处主要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区。
  5.推上下耳根。中指放耳前,食指放耳后,沿着下耳根向上耳根推,要用劲推40~50次,推后不但耳部发热,面部、头部都会有明显的发热感觉,这对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病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还有明显的美容效果,爱美的女士们不妨试试看。一套操做下来,最多10分钟的时间,你的面部血液循环就会明显改善,同时也促进了面部代谢产物的排出。坚持做两个月,你的面部就会富有光泽、弹性。
  做完这套操后,再用十指梳头100次,可以刺激头部的经络,增加脑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脑动脉硬化、脑血栓。
  耳部按摩操可以在睡觉前和起床后各做一次。除了上述好处,它还能达到强壮内脏的效果,特别是坚持下去可以补肾、固肾及治疗气虚,对肾虚、尿频、夜尿多、前列腺炎及阳痿的人有明显的效果。对遗尿、哮喘及体弱多病的孩子,家长每天睡觉前给他按摩双耳5分钟,坚持下去,就可以改善这些疾病和增强孩子的体质。
  找手治病,一按就灵前面介绍了第二掌骨,按压它不仅能诊断疾病,还能治疗疾病,同时通过看手掌上的气色、青筋、纹路也能判断你身体的先天、现在以及将来的状况。其实,按摩手掌上其他的部位同样也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1.按压小鱼际治疗腹痛、腹泻。有些人经常会腹胀和腹泻,可以按压手上的小鱼际处,寻找痛点,此点多数是在小鱼际的上1/3处。用劲按压100~200下,两只手都要按压,很快就会见效。以前我的肠胃非常不好,从不敢随便在外面吃东西,吃后经常会腹胀、腹痛,严重时还会腹泻。后来我就每天按压小鱼际上的痛点,感觉用手按的力度不够,就用笔端或在茶杯盖上的小把手上按压,刺激的强度也就大了,腹胀、腹痛、腹泻的次数越来越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