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潮尚宝贝儿
潮尚宝贝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91
  • 关注人气:10,2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创“拍打操”老警官远离病魔

(2008-09-09 11:29:24)
标签:

“拍打操”

杂谈

分类: 其他
转:简简单单“拍打操”
  双手十指并紧,使出全力,从肩部开始一直向下拍到小腹,再拍打肋部,只听得“叭叭叭叭”,拍打声沉稳响亮,匀速有力。其间,他双目圆瞪、口齿紧闭、表情凝重。直拍得记者昏昏欲睡,他才住手。“一共2000下!”老张突然住了手。记者这时惊异地看到,足足拍了近半个小时,他竟然没出一滴汗,也没有气喘吁吁!
  见记者惊讶的样子,老张笑着说:“别看这是力气活儿,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其中的诀窍多着呢,像拍打时,得心无杂念、静心屏气、舌顶上腭、均匀用力,不急不躁。同时,想象拍打的力量通过表皮层穿透骨肉,直接进入到其下每一个器官。这样,胸腹部的每个器官都会从中受力、受益,从而达到强身的效果。”
  “一提起锻炼,人们想到的首先是怎样活动四肢,怎么锻炼五脏六腑,却没想过。”老张自豪地说,“我这种锻炼方法直接作用到五脏六腑上,让内脏受到锻炼,从而使它们的性能更好。如今,我是能吃能喝能睡,身体好得很。”老张向记者展示最近的体检报告,老年人的常见病一个都没有,“三高”不高、眼不花、耳不背,尤其是心脏功能堪比一个壮小伙儿。难怪拍打了那么久,连大气都不喘呢。
  来历:急病吓出健身操
  说起健身操的来历,还真有一段故事呢。
  老张是新密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官,长年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生活不规律,身体也经常“提意见”。58岁时他的头发就白了一半,眼也老花了,特别是心脏不好,有时走四五十米就喘得厉害,有一次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经医生紧急抢救,才算捡了条命。
  走出病房后,他给自己定了目标:一定要锻炼身体,健康活到100岁。
  怎么练呢?刚开始,他像其他老年人一样,选择了走路。由于新密市区紧靠青屏山,他便每天早上5时起床,从家出发小步快走,到达山脚下,再爬过525级台阶上到山顶。上台阶时,他先是正着上,再是倒着上。到山顶后,他靠着山顶上的电线杆撞腰、顶肩。既是休息,又是锻炼。如此锻炼半年时间,他的心脏病再没发作过,这更激发了他坚持锻炼的信心。
  时间长了,他开始琢磨,这些方法都是“大路货”,能不能自创个符合自身实际的健身法呢?由于肠胃不大好,他就想可否通过拍打肠胃让肠胃受受锻炼。于是,他拍打起来,当时只是拍上腹。不料拍了一个多月,效果出来了——他胃口大开,大便也正常了。从此,他开始拍几乎整个躯干部,像现在的做法一样。有趣的是,对头部,他也实施过“拍打法”,但用力大小不好掌握,他便变通为“揉搓法”——对头、对脸、对耳,用力地又揉又搓。“这一招也真灵,你看,我的头发又变黑了一些,脸上的皱纹也少多了,眼也不花了,耳朵都比以前听得真了!”老张兴奋地说。
  不光“拍打法”,老张的其他健身法也多着呢。像跳绳、甩手,总之,身上各个部件,都被他调动起来。“有人是‘以静养生’,我这是‘以动养生’呀。”老张自我总结道。
  专家:拍拍打打,健身有理
  老张这种“拍打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郑州市黄金时代澳瑞特健身俱乐部教练赵淑婷说,老张的健身方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拍打时,老张用力很大,这就加速了他体内的血液循环,对心脏当然有好处。同时,拍打中会加速肠胃的蠕动,增强肠胃功能。更重要的是,他在做这一运动时,全神贯注,心理平衡,达到了“心、身、神”的和谐统一,当然有利养生。
  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郑建民教授说,老张的健身法暗合了中医养生中的“意志观”和“动静观”。“意志观”是指健身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老张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再好的健身方法都不是一朝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有效果。“动静观”语出《黄帝内经》的“能动能静,解以长生”,是指健身时的动静要辩证,像老张让一般锻炼力量不能及的内脏通过拍打也调动了起来,当然有利增强其功能了。
  相关链接
  老年人健身六禁忌
  一忌急于求成刚开始锻炼的老人,不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参加锻炼至少3次,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以及每次锻炼时间,并且持之以恒。
  二忌单独锻炼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独自锻炼以确保安全。
  三忌过分剧烈运动短跑、长距离游泳,因消耗体能过多,一般老人不适宜。跳高、跳远、健身操等项目,极易引起老人骨折。
  四忌坏天气老年人大多反应较慢,坏天气可能引发种种事故,特别是高温、奇寒、刮大风、下雨、下雪时。
  五忌不做准备活动老人锻炼之前,务必做好准备活动,这样才不易受伤。
  六忌穿皮鞋锻炼有的老人以为锻炼运动量小,就“潇洒”地穿皮鞋锻炼,殊不知老人脚病本来就多,锻炼时易受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