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是好高兴,终于联系上我们初中三年的班主任了。十多年没见面了,大家也都没有联系,今天终于又能联系上,大家都有些激动。老师还是在学校教书育人,她说自己年纪大了,白头发都长出来了。是啊,我们也都长大了,都是为人父为人母了,小孩也都要马上上学了。网络真好,竟然让我们又联系上了。老师现在也挺好的,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组的年级组长了,还发表了多篇文章,在学校创立了影视教育,探索了好多教学方法,真替老师感动高兴。下面是老师所写的一篇散文《秋晚》,很喜欢。
秋晚,略有些寂寥。在临街的窗里,坐着,让秋风从窗口吹进来。风里透着甜熟味,那种产后的土地的气息。街道两边的树叶,在月光下看不清楚颜色,她们在风里舞着舞着,就羽化了,说不定明天一早,我就看不见她们了。不过,没关系,大家早就约好了,明年该来的时候,她们还来,只是要记着去迎接一下才好。
又是秋了。又有秋风吹来。秋风是凉的。风中有一种沉静的力量。秋风吹进窗口的时候,我的喉咙里有一种声音急着要挣脱开去,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一种对季节的呐喊。
看秋天的月。熄了灯,看月亮越过高楼,挂在天空。城市的月亮,也许,许久没有谁会想起来去会会她了。
我们离电灯越来越近,离月亮越来越远。
离欲望越来越近,离诗歌越来越远。
烹一壶热水,砌上茶。水是农夫山泉,茶是异乡朋友托人带来的秋茶。啜上一口,人也仿佛游离了城市,回到山野。人实在是应该和祖先一样,在山里泉里浸润着,方有清灵之气吐纳,才可抛却烦忧,回归平静。
茶是秋茶,少了春茶的柔嫩鲜绿,却让夏秋刻下了更多炎阳浓烈的影子。此刻,在透明的滚沸的泉水里,归于沉郁和安宁。
最初的绿茶,是枯萎的,抚于掌心,感受到一种细细的枯燥的倔强。一道沸水倾注后,热情慢慢包容,于是,那茶渐渐舒展,快意地在水气里舞蹈。那种令人心悸的湿润的绿色,在透明的水杯里释放着温柔,释放着本我。茶香温暖地拂着脸,心绪蒸腾飘飞。
清茶三道。一道苦若岁月,艰辛长远。二道甘如人生,喜悦短暂。三道淡似清风,平淡真实永远。
秋天,茶友们大多喝花茶或乌龙。
也有朋友送我茉莉香片,说是以茉莉花瓣,九蒸九晾方成。我却在香冽之后,觉出一种莫名的虚空。茶如清水芙蓉,多一丝雕琢气,便少一分自然的坦荡与透明。
古时候,有好茶道者,以上好清茶,当荷花初绽之时,放入花蕊,俟吸尽荷香后取出,其香便清正高远了。也许,他们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婷婷净植”,应该配得起“集天地之灵气”的茶,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吧。还有幸尝过桂花熏乌龙,其味丰腴厚重,似有大唐之风。但,我还是不喜欢用别的味道来和茶混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清茶还是本色的好。想尽方法用别的香气去点染她,对她来说,也许是一种沉沦。
秋夜,喝纯粹的绿茶。离开白天的尘嚣,在伸手可触的地方,放一杯温热的茶,在自己心灵可以感知的地方,品尝苦尽甘来,平淡如水。当一口苦涩的甘冽在喉间回味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忘记了。我想:幸福,就这么简单吧?
有时候,秋是多雨的。
小雨,在窗外默默地下。捧一册书在手,黄黄的台灯光照暖了心的某一处。心,无边无际,在细雨的夜晚,柔软如古旧的宣纸。远古的悲欢离合,穿越时光与我的心灵碰撞,我微笑、叹息,思绪飘摇。
离愁别绪,随风而来,入心而化。转而,清凉宁静,纤尘不染。
喜欢在安详的秋夜,让风吹进窗来,赏月,听雨,啜茶,阅读,什么也不去多想……
喉咙也曾痒过,想要挣扎着喊些什么,但是,只一会儿,那种呼之欲出的对季节的躁动,便平复了。
躺在尚未换下的竹席上,一袭薄被裹在身上,睡意浸润了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