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感叹其高度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时,我们是否应该从简单而重要的部分入手,学习他们的物流管理技术?!
物流中心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总和,其地理位置与整体布局对未来运营成本的影响显著。国外已有的节点布局案例,为我们提供了选址时主要的考虑方向。
一、西欧跨国仓库系统的选址(1980)
背景:英、法、意、德预计未来十年内,社会对备件、部件的需求将增加3倍。故在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了机械类工厂跨国仓库系统。该系统涉及5个供货厂、3类产品、22个仓库备选地(备选地有新建、扩建、拆除三种选择)、14个用户(按地区),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为了获得最优的仓库布局方案,专家选用定量技术,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取得了良好的布局效果,其主模型称为ELSON模型——混合整数规划。
目标:总费用最小
费用包括:工厂到仓库的运输费用、仓库到需求点的运输费用、仓库总可变费用、新仓库建设费与仓库固定费用之和、已有仓库扩建费用、仓库未来再扩建费用、关闭仓库节省的固定费用与投资回收费的总和
约束条件:
可供资源、需求、物流平衡、库容、扩容上限、可能的交集情形(关闭与重建、关闭与扩容)
结果:
伦敦、巴黎、里昂、法兰克福和汉堡作为物流中心;
伦敦、巴黎、里昂、法兰克福和汉堡不新建;
伦敦、巴黎、里昂、法兰克福和汉堡不扩建;
汉堡分两阶段扩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