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带徒培养制度(青年教师培养)
(2010-09-15 13:13:39)学校师带徒培养制度
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快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师带徒制度:
一、条件要求:
(一)师傅(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以上)
1.在教育改革的前列,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现代教学理念,主动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具备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资格。(含市级)
3.具有10年以上教龄(含10年)。
(二)徒弟
教龄短,缺少教育教学经验积累,主动进取、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
二、师徒职责
(一)师傅
1.认真了解、分析徒弟的教学现状,掌握其强势与弱项。从实际出发,确定带徒的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制定好带徒工作计划,并做好指导工作记录。师傅平均每两周听徒弟课1节以上,课后有评价、有反馈,并及时加以指导。学期结束,要写好带徒工作小结,认真回顾指导工作,并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提炼。
2.师傅尽力上好每周一堂课,以规范先进、独具风格的课堂教学影响徒弟,给他们以启迪。
(二)徒弟
1.徒弟要认真、虚心地向师傅学习,每周听师傅课1节以上,每次听课必须做好详细记录。
2.徒弟在制定自我发展计划的基础上,要勤奋实践,每两周上一节汇报课,请师傅指点和评价,认真做好教学心得或反思的记录,要努力争取大胆地参与教学实践。
3.要努力从理论上提高自身素质,要主动积极地跟从师傅参与课题研究,使教育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学期结束必须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做好总结。每学期撰写一篇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论文。
三、表彰总结,积极推广
学校对师带徒工作及时总结,组织优秀师徒对子上同台展示课,做经验交流总结(论文、总结展示等),以推动师带徒工作的有效进行。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师傅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