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民俗:丧葬
平川丧葬仪式仍多袭古制。一般老人病故,或进祖茔、或另择新地,木棺土葬,概不例外。夭折未婚青年及因故死亡者,不许进祖墓,有的火化,有的仍木棺土葬。
60岁以上的老人病故,谓之寿终正寝,须择定安葬吉日,讣告亲友。子女披麻戴孝,坐草地草席,不许上炕,谓之“坐草”。孙辈孝衫上挽红布,谓“花孝”。开吊前要领羊,即给羊鼻、耳、尾、蹄等部位洒水,再祷告以亡人挂念之事,谓之“问路”。开吊前要出告牌,谓之“放告”。开吊后,亲朋闻讯来吊丧,吊礼较重的姻亲,孝子要排队出迎。对死者的娘家人(即女原生父家,男舅舅家)要隆重迎接,然后由娘家人对死者的后代侍奉父母情况进行评价,对孝顺父母的予以表扬,赡养不周的还可批评以至罚打。外甥、女婿要献铭旌,并由唢呐、鼓乐陪同到村中走一圈,以旌表死者生前的功德,谓之“游铭旌”。娘家、外甥、女婿都要进行领羊活动。亲朋献挽帐、挽联等。富裕家庭的葬仪一般讲究隆重,所谓鹿、鹤、碑、金银斗、大纸、吊纸等各类纸活做得很多,多数还建道场进行法事活动,超渡亡灵。死者儿子如上大学,要油漆虎头棺材,并画鹿鹤碑等进行祭告,谓之“祭夯神”、“祭碑”、“祭路”等。老人病故后,一般都须先请阴阳先生择定埋葬吉日,讣告亲朋。并请阴阳到家中,写引魂幡,告牌、殃状、对子等。还须由阴阳先生选定坟地,开好墓穴口,然后派人挖墓。殓棺、起灵、安葬、安土神等活动都由阴阳先生吩咐实施。老人病故时,一般都要灌酒,尸停好后,继续用酒棉、纸贴在胸前,谓之“泻火”,以防腹内发臭。出殡前一日晚上要整容,穿好衣服。按一定时间将亡者抬人棺内,俗谓“陈棺”、“入殓”。天快亮时,子女要大声哭喊,谓之“嚎丧”。出殡时,由长子、长孙或长重孙举引魂幡在前,儿子端“窖盆”、“食品罐”随后,先将棺抬出大门,用绳挽好,用两匹白布挽在灵前,孝子男左女右牵拽,谓之"扯线"。亲邻抬棺,边走边撒路钱,不许停留,一直抬到墓地。有亲戚关系的,路过门口时可以路祭。到墓地后,抬棺绕墓地一周,谓之"抢茔",然后由娘家人验墓坑是否合格,谓之“验茔”,孝眷向墓穴撒钱,以酬劳挖墓之人。棺材入墓后,要开棺分经,即由阴阳先生察看亡者尸身是否端正。分经后、由亲属向死者告别见最后一面,然后盖棺,放好食品罐、窖盆、经书等,点万年灯,即可由娘家人先动土,亲属再动手埋坟。亲属哀哭,焚化冥钱。墓地回来,孝子跪于门前叩谢亲朋,还须用药水洗手、洗脸。葬后三日内,孝子每晚要送水火,越送越远,第三日晚到墓。第三天要去坟上修理墓地水路,谓之“全三”。之后,每七天烧一次纸,谓之“七七纸”、“五七”、“七七”纸必须到坟上去烧,谓之“尽七”。百日、周年、三年要到坟上去烧纸。30至50岁亡者,即使病故,葬仪一般简单,不念经,不搞大规模吊祭活动。父母犹在亡故者,一般须停尸上房侧墙,并给亡者脚上挽白布条,以示将来给父母戴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