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之旅(二)狮子岩

标签:
狮子岩丹布拉金寺甘加拉玛雅寺斯里兰卡光追影子杂谈 |
第二天一大早,其他人还在梦中,我们几个烧友就徒步到离住处几公里的甘加拉玛雅寺庙,该寺庙有着悠久的宗教历史,是科伦坡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斯里兰卡佛教文化的象征,在当地及国际佛教界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甘加拉玛雅寺汇集了亚洲各国的佛像风格,融合了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和中国等多种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和佛像展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在寺庙门口就伫立着一尊具有中国特色的关公雕像。寺庙建筑群包括主殿、佛塔、菩提树、集会堂等传统佛教建筑,还设有博物馆、图书馆、讲经堂等。寺内佛像众多,表情姿势各异,数量多达上千个,我本想走到楼上看看,可能是没到开放时间吧,被僧侣拦下不让上,我只能在楼梯口拍两张。



甘加拉玛雅寺作为佛教学习中心,积极参与佛教的福利事业,开办了养老院、职业学校和孤儿院等。我从寺院走出来,正好看见一群女学生有序地排着队往里走,可能是来学习佛教知识的,看见我们用手机拍她们,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


甘加拉玛雅寺的厚重感和多元化深深地植入其中,独特的宗教氛围让人倍感宁静与庄严。我走到寺庙外的空地上,看见一位虔诚的妇人在独特的油灯架上添油点灯,嘴里一边轻声诵经,我不忍打扰,默默地站在旁边观看。

中午我们到达距离科伦坡
150公里的丹布拉金寺,这是一座佛窟,寺庙包括五所圣堂,里面的壁画面积达2100平方米,还有极具宗教艺术价值的157尊雕像,展示着佛教艺术的魅力。丹布拉金寺由一块巨大的岩石雕琢而成,是史前人类居住的洞穴,现在成为了佛教圣徒的朝圣之地。

寺庙坐落于一座石山的斜坡上,公元前89年,瓦拉加姆巴国王建造并装饰了这座寺庙,里面的洞穴顶部和墙壁上仍存根据岩石轮廓创作的宗教绘画。卡丹布拉金庙有157尊根据佛教次序排列的佛像、历史人物雕像和印度神像,其中一尊高大的佛像耸立于第一个洞穴之上。


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进到岩洞里看,我站在丹布拉金石窟寺前,时光仿若倒流,把我们拉回
2000
年前的斯里兰卡,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直击心灵。我们在寺庙外遇到一群实习护士,队友上去与她们攀谈,谈吐中她们青涩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狮子岩是一块突显在丹不拉平原上的一块巨石,形似狮子,顶部平坦,现在狮头已风化掉落,只剩下狮身,但其孤独的身躯依然令人肃然起敬。巨石上面曾建着一座空中宫殿,因为历史缘故宫殿被丛林掩埋了几个世纪,19世纪中叶才被英国猎人发现,从而引起了考古界的广泛关注。构筑在橘红色巨岩上的宫殿被称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与印尼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窟等并称“古东南亚四大艺术胜迹”。今晚我们住在狮子岩山脚下密林深处的旅店,在住处就可以感受到其英姿,我们到旅店时由于天气不好,狮子岩不时地被大雾遮盖,难窥全貌。

放好行李我们下午三点多出发,绕了一个大弯去狮子岩,路上看见几只漂亮的野生孔雀在树上歇息,景区入口处一群猴子在路边嬉戏,毫不惧怕游人,有几只像一家人围在一起给小猴揉眼睛,场面很温馨。景区门票30刀,我们买了票往里走,中途不时地下起了中雨,我们没带雨具,雨大时只好在路边的树下躲雨。




我们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一路往上走,路边已经没有了建筑,只剩下大片的残墙断壁,上山的路很陡也很险,有些近乎垂直,加上下过雨后台阶很滑,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有时甚至还要手脚并用。


山上一些大石头很壮观,有些两块巨石依偎在一起,中间有一些空隙,形成了各种造型,在这里打卡应该很出彩。

上山的路围绕着岩石搭建,狭窄的小路下面就是悬崖峭壁,但是路边的岩石色彩斑斓,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中途经过一个岩洞,里面岩壁上画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壁画,但不许拍照,我走到洞口回头迅速拍了一张,然后往前走,怎料刚走不远,前面的景区人员把我叫停,说我拍照了要删除,我只好当着他的面删掉,转过脸我在照片回收站恢复,好不容易才留下了这张照片。

快到山顶处有一个平台,平台旁边有一条古代上山的路,因为太险已经废弃不用了,一条人工搭建的栈道取代了旧路。栈道入口处有两只巨大的狮子爪,虽然狮头已经被风化不见了,但仍感受到狮子曾经的伟岸。


我登上200米高的巨岩山顶往下看,眼前是一望无际平坦茂密的原始森林,脚下是曾经辉煌的宫殿遗址,在200多米高的岩石顶部打造的宫殿面积约两公顷,建有国王的石制宝座、蓄水池、宴会厅、议事厅、国王寝宫等,蓄水池可收集雨水供一年使用,设计精妙,可惜现在只剩废墟一片。虽然狮子岩高度不算高,但非常陡峭,有些地方近乎垂直,而且还不时地下着中雨,山上没有躲雨的地方,我们全身几乎被淋湿,增加了上下山的难度,我们下午四点上去,六点多下山时天已入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