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2022-12-17 10:45:12)
标签:

喀什汗巴扎

古尔邦节

九龙泉湿地公园

耿恭祠

喀什古称

我们在喀什的这两天正好赶上穆斯林的古尔邦节,我们在去老城的路上就开始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古尔邦节又称忠孝节或宰牲节,源自古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是我国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节日来临前他们要上街买新衣服做准备。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我们穿过人头攒动的路边市场,来到艾提尕广场对面的汗巴扎,其实汗巴扎就是喀什老城的一条美食街,这里汇集了南疆的各种美食,是古城生命的象征和灵魂,不仅是当地人的购物天堂和会友聊天的场所,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巴扎类似内地的集市或农贸市场,遍布新疆城乡,新疆各族人都有崇商经商的传统,巴扎就是他们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到新疆旅游的中外游人都喜欢到巴扎游逛购物,体验巴扎风情。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几百米长的汗巴扎老街两旁,几百个摊位依次排开,当地人作为日常主食松软香脆的烤馕,外焦里嫩的烤全羊,滋滋冒油的烤羊肉烤羊肝等,除了烧烤系列,还有卤牛头肉牛蹄筋米肠子等,琳琅满目的美食诱惑着人们的味蕾。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不远处的烤肉摊传来热情幽默的吆喝声,引来不少路人的注意,档口后面的几张桌子已经坐满了人,老板乐得合不拢嘴,手中的烤肉在火红的炭火上不断翻转,四溢的香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等待大快朵颐的游人。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我第一次看见蛋还可以烤来吃,而且烤蛋的摊位还不少,不管是鸡蛋鹅蛋还是个头很大的鸵鸟蛋,用火灰焖熟后,打开一个口子,放上辣椒粉孜然粉,然后用勺子舀来吃,味道很特别。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看着档口摆满卤羊蹄羊腿、羊肚子包着羊肉的肚包肉和包着羊肉洋葱馅外焦里嫩的烤包子,令人不由得垂涎三尺。我们各要了一个烤鸡卷,就是把鸡肉用铁棍穿起来在电烤箱旁边烤边转动,烤熟后用刀削下来,用面皮包起来吃,味道一级棒。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我来到一个手工制作奶油冰淇淋的档口,只见档口前一个维族小伙正在现场表演冰淇淋制作,他在碗里加入冰和牛奶制品,然后不断地高高抛起接住又抛起,经过反复多次,奶油料与冰块融合结晶成冰激凌,一碗手工制作的奶油冰淇淋就做好了,不吃看着都觉得过瘾。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在一个卖馕的档口前,一名满头像脑组织外露的大汉,用馕沾着酸奶大口吃着,一群人在围着看,这是不是特型网红在拍广告或视频我不得而知,但那满头的怪异确实惊到了我。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不得不说,新疆的水果真的又大又甜,哈密瓜西瓜甜到腻,还有被当地人称为糖包子的无花果,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个头也很大很甜。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新疆除了盛产香甜的瓜果,更是美女盛产的地方,由于地处中西亚,人种决定了她们的先天优势:五官轮廓立体、眼睛深邃、鼻梁挺拔、身材高挑,一些民族还有自己的信仰和习俗,一般不允许子女外娶嫁,所以始终保持着种族的纯洁。在巴扎里不时会遇到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西域美女,她们能歌善舞,美丽多姿无不令人为之动容。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天近黄昏,我们来到高台民居下面的九龙泉湿地公园,这里很少被游人熟知,但却有着跨越千年,回荡着大汉悍将耿恭的热血故事。湿地公园曾有9处泉眼,当地群众称其为九龙泉,九龙泉的北坡高崖上曾是古疏勒国和十世纪喀喇汗王朝的王宫,后人为了纪念耿恭,在高崖上建了一座耿恭祠,站在上面可以领略古城独特的风貌,历史的烙印仿佛在述说着一段久远的故事。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我们在湿地边的酒吧要了烧烤啤酒饮料,酣畅淋漓地大快朵颐,点了几首流行歌曲,听着悠扬的歌声,慢慢地品味着喀什的夜生活。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喀什与内地的时差近3小时,晚上十一点天才渐渐暗下来,随着夜幕降临,喀什的夜生活才刚开始,古城披上了色彩斑斓的盛装迎来了汗巴扎最热闹的时刻,歌声和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飘散着孜然和烧烤的诱人香味,显现出古城夜色的样子。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酒足饭饱后我们流连在古城的夜市里,路边很多店铺都有驻唱或播放着西域音乐,游人不管认不认识,听到喜欢的曲目,就会停下来,在街上一起挑起奔放的新疆舞蹈,我们被这如火的民族风情点燃了。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屹立在老城最高点的耿恭祠,是喀什老城之魂,传颂着东汉将领耿恭击退匈奴保卫边境的故事。公元75年匈奴进犯西域,围困疏勒城(喀什古称),耿恭率兵在外无援兵粮草不足的情况下,固守了七个月,最后只剩十三人返回玉门关。我们登上耿恭祠,远眺古城夜色,俯瞰城下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老城,有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夜市里各类食物的香气交织,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动,古城的夜生活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热烈祥和的气息驱散了这几天奔波的疲惫,我们走走逛逛,一直到凌晨1点才回住所。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西域南疆行(十四)喀什汗巴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