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梧桐生矣之二桐始华:桐之争与辨

(2018-05-10 22:47:45)
标签:

月令

桐始华

梧桐

泡桐

青桐

分类: 文心雕草

2.桐始华:桐之争与辨

说清一棵树,和听懂神话一样难。因为《书经》也好,《诗经》也好,古书里的草木大多只有一个名字,一个剪影,缺乏细节。再加上书呆子们五谷不分,只知死读书,古人见到的树是什么树,往往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比如说桐,古书只说桐或者梧桐,而明代毛晋在《陆氏诗疏广要》中说,桐的“种类太多,如青桐、白桐、赤桐、冈桐、赪桐、紫桐、荏桐、刺桐、胡桐、蜀桐、罂子桐之类,不胜枚举,其实各个不同……”学者名物考证、杂家笔记、医家药书、农学书、园艺书,只要谈及桐,也正如毛晋所说“诸家纷纷致辨”:桐有多少种?古人的梧和桐是现在的哪种桐?“凤凰鸣矣”的桐是什么桐?“爰伐琴瑟”的又是什么桐?纷纷扰扰,你说我错,他说你误,莫衷一是。但其原因不是毛晋说的种类多,而是名字多:一树多名,才最是麻烦。毛晋列出那么多桐,其实也是掉进了一棵树天花乱坠的名字旋涡。那么多名,但并非都是“各个不同”的“种类”,好多只是同一种桐的不同名字而已,比如冈桐、荏桐和罂子桐,本是同一棵树的别名,后世称之为油桐。

明人方以智在《通雅》中说桐“唐宋本草纷无定名”,确实如此,晋人郭璞注《尔雅》,就说梧是梧桐,桐也是梧桐。但纷乱的名字中,定名如一条线,也一直没有断过。晋之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区分桐类,说“花而不实者曰白桐;实而皮青者曰梧桐。按: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宋人陆农师的《埤雅》、罗愿的《尔雅翼》等书区别梧和桐,说古之梧和梧桐即青桐。著《桐谱》的陈翥不同意认定《诗经》的梧桐是青桐的说法,但承认青桐也叫梧桐。陈翥弃绝仕途,无意名利,一生爱桐,自号桐竹君,在乡间栽桐写桐。他爱的和写的桐是开花的桐,《桐谱》名之为白花桐和紫花桐,也称白桐和紫桐。到了明代,《本草纲目》又说了古之桐的一堆名字:白桐、黄桐、椅桐、荣桐,但“以今咨访”——经过实际调查,李时珍说得很是自信:“白桐即泡桐也”。在《群芳谱》中,明代另一位草木大家王象晋不仅支持李时珍白桐即泡桐之说,又给它加了一个名字:华桐。

古人之桐种类繁多,名目杂乱,但到了明代,桐之纷争基本落在青桐泡桐之辨:到底哪棵树是凤栖的梧桐?什么桐可以斫琴?青桐结子,至少从南北朝,人们就知道其子可食。《齐民要术》说“炒食甚美”。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记杭州旧俗,说“雨后新凉,则已有炒银杏梧桐子吟叫于市”。客家有童谣:“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诸桐中,只有青桐子可食,所以,争辩诸家多认定引凤之桐乃青桐,理由是桐子可供凤食。诗人写诗道:“兔食茅草根,凤食梧桐子”。只是他们忘记了最初庄子说凤鸟“非梧桐不止”时,下一句是“非练实不食”。练同楝,练实即苦楝树的种子。陈翥不同意凤落青桐,理由是,庄子曰:“桐乳致巢”,而子形像乳的是泡桐。凤栖梧本是神话,却这么较真儿一棵树,也真是迂得可爱。

制琴呢?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在《琴学随笔》中扬青桐抑泡桐,甚至以为“最不良之才莫若泡桐”。清代琴家祝凤喈——名字即是桐,又自号桐君,这个爱桐爱琴的人和杨宗稷一样,在《与古斋琴语》中说“古人多用梧桐,今人多用泡桐,二者虽可以为琴,然……”一转折,就转到反对泡桐制琴去了。但实际上,古人倒是与近人正相反,南朝的陶弘景说白桐“堪中琴瑟”;北朝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白桐“成树之后任为乐器,青桐则不中用”。清以前的诸家在制琴之桐上意见颇为一致,扬白桐而抑青桐:宋代《埤雅》说白桐“才中琴瑟”;罗愿《尔雅翼》说古之梧异于桐,乃青桐,“不中乐器”。陈翥《桐谱》当然更是认为“琴瑟之才,皆用桐”,而青桐“虽得桐之名,而无工度之用”。陈翥爱桐,不爱梧,才有这样偏执的说法。《尔雅》用“櫬”释“梧”,说的就是功用:櫬是棺,青桐可用作棺木。到明代,用泡桐木斫琴这个说法也没什么异议:方以智《通雅》说“泡桐制琴”;《群芳谱》说“造琴瑟以华桐”;蒋克谦《琴书大全》说得最详尽:“白桐堪做琴。今之斫琴当用清明发花者,世谓之紫花桐……天下之材柔良莫若桐,坚则莫若梓。以桐之虚合梓之实,刚柔相配,天地之道阴阳之义也”。

华桐,这个名字也让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还没说过这棵树的“华”,即“花”。也想问一句,这棵树最早的日记里有花开吗?前面我们说起“五经”中的《诗》《书》,按顺序,接下去应该是《礼》。而《礼》中有篇《月令》,《月令》中记下的是:季春之月,“桐始华”。在古史中,我们曾看见一棵树的神话,神话的桐树上有神鸟鸣;而现在,我们还可以看看桐树开花,开花的世界像童话:“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春天,有那么多美好的“开始”:天空开始有彩虹,春水开始生浮萍,还有,田鼠开始变小鸟——不管有多少更切实际的解释,我还是喜欢做这样最直接的想象,田鼠和鹌鹑都是短尾巴的小家伙。就是这样,万物重新开始生命循环的时候,桐,一棵大树,开始开花。李时珍解释其名,说“桐花成筒,故谓之桐”,开花成筒的桐,是泡桐。

春天开花的桐是泡桐,先花后叶,花是白花或者紫花。我还记得一个春夜,我在十字路口停下,等红灯。花香飘来,我抬头,对面一棵大泡桐树。暗夜里,满眼白色花,像是浮雕在夜的黑色石头上。而花,如清澈的星空,铺天盖地。我被一树繁花震撼,呆在那里,看不见红灯绿灯,似乎只要我再往前走,就会走到白色花朵里去了。青桐,初夏开花,细碎的黄花隐在大大的绿叶中,静静的,不会有泡桐花的震撼。

《尔雅》和《说文》都释桐为荣。荣,繁体写作榮。但看看古文会更清楚,“木”上不是“火”。金石大家方浚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说其撇捺原是“枝柯相交之形”,点点本是朵朵花开。所以,荣即“木之华”。每日盘桓梧桐树下的陈翥有一句诗,更是对“荣”这个字,和桐这棵树,最好的诠释和描绘:“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

    桐,“柔木”,一棵开花的树。

梧桐生矣之二桐始华:桐之争与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