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花夕拾》里的植物·水横枝

(2011-03-10 00:58:00)
标签:

朝花夕拾

鲁迅

水横枝

栀子花

文化

分类: 书话

不管中小学的课本怎么改,我都希望中国孩子的记忆里有一个生机盎然的百草园。不管你怎样指责或者不喜欢鲁迅,你都得承认《朝花夕拾》是中国文化史上最灵动的美文。周作人是善写草木虫鱼的,《知堂回想录》也提及比任何名园更有趣百草园,他是怎么写的呢?“关于百草园的记述,最好的还是让我来引一节《朝花夕拾》里的文章吧”。引完了,那节文字也就结束了。

而写《朝花夕拾》里那些美丽的文字时,也正是鲁迅最为奔波颠沛的时候:不到一年的时间,从北方到南方,鲁迅流离于三个不同的城市。可以说,《朝花夕拾》是流离中开出的如花美文。在《小引》中,鲁迅说起文章的写作经过: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十篇文章写于三个不同的地方,而到为它写《小引》时,鲁迅已在第四个地方,广州了。

流离奔波的人,心情往往是芜杂的。在广州夏天闷热的黄昏,鲁迅坐在窗前: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心情芜杂的鲁迅,看着水横枝的绿叶,心情有些安静。写到此处,文字的调子也舒缓下来,不像开头那样紧张。谁看见“青葱可爱”的绿叶,心里会不多出些生机呢?

让心情安静些的“水横枝”是什么呢?在北方读到这段文字时,脑子里想象的就是一个浅浅的瓷盆儿,盆里一汪清水,水里一个树段儿,也就是一节柳树枝,或者其他树的树枝,漂在水里,长出新鲜的绿叶,仅此而已吧。

到江南才知道,水横枝原来就是栀子花的别名。而我也把鲁迅的“一段树”误读成了“一树段”,因此才有了上面说的那种想象。在北方,我最喜欢的花中就有茉莉花和栀子花,它们俩一样白,一样香。栀子花有大花栀子和小花栀子,小花栀子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雀舌花。一个痴迷茶道的女子告诉我,有茶名雀舌。雀舌茶至今还没喝过,但我却养过雀舌花。也喜欢大花栀子,但奔波求学,居无定所,还是养小栀子方便。在北方很是珍贵的栀子花,到江南才发现,不管大栀子还是小栀子,都很随意地在草地或路旁生长着开放着。而开始安定下来的我,也终于在窗前栽了一棵很大的栀子花。

小栀子也常被人用来做盆景,一节老干,满树白花,也真是灿烂。鲁迅的水横枝应该是栽于透明的玻璃花盆:一盆清水,根须在水中或静活动。栀子花树干细致坚实,为木雕根雕良材。而置于清水中的栀子老干发出新叶,两相对照,也真是愈显“青葱得可爱”。如果花开,满室清香,当更能让心情芜杂的鲁迅,在燥热的黄昏感觉些许的清凉吧。正如朱淑真的《水栀子》所吟:一根曾寄小峰峦,苫葡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看着书桌上一盆水横枝,鲁迅编完了美丽的《朝花夕拾》。

——本文刊载于《能源评论》2012年第4期

《朝花夕拾》里的植物·水横枝

《朝花夕拾》里的植物·水横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