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书话之八:流离中的美文《朝花夕拾》

(2007-11-20 17:36:25)
标签:

《朝花夕拾》

未名社

鲁迅

美文

回忆

分类: 书话
 

《朝花夕拾》1928年9月由北平未名社初版,收入鲁迅编辑的丛书《未名新集》。最初韦素园想由未名社出版《野草》,且用《野草丛刊》做丛书名。在致韦素园的信中,鲁迅说:“《野草》向登《语丝》,北新又印《乌合丛书》,不能忽然另出。《野草丛刊》亦不妥。我想不如用《未名新集》”。本书所收十篇回忆散文于1926年3月至12月在《莽原》半月刊连续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4月鲁迅在致李霁野的信中说:“《旧事重提》我稿已集齐,还得看一遍,名未定”;5月作《小引》时已“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7月作《后记》,连同《小引》也都发表于《莽原》;9月将改完稿挂号寄给了未名社。因经济困难、内部分歧和成员离散等原因,未名社于1931年结束,同年5月1日鲁迅日记还记有“得韦丛芜信,即复,并声明退出未名社”。所以1929年7月未名社出了第三版后,《朝花夕拾》交由北新书局出版,1933年2月北新第四版版权页上还钤有“北新书局迁移纪念” 的青莲色印章。1931年9月12日鲁迅日记载“夜始校《朝花夕拾》”,先生做事认真,但虽经重校,北新书局的新版错字依然颇多。1932年致崔真吾的信中,鲁迅无奈地说:“新排三版,故顺便同寄,内中毫无改动,大约不过多几个错字耳”。鲁迅说“新排三版”,是北新不知未名社已出三版,结果才又出了个第三版。

《朝花夕拾》从把改完稿寄给未名社到出版整整历经一年,可能和鲁迅对书的出版设计有关。1927年4月在致台静农的信中,鲁迅说“《旧事重提》我想插画数张,自己搜集。但现在无暇,当略迟”。翌年1月鲁迅写信对李霁野说“《朝花夕拾》上的插图,我在上海无处觅”。最后还是赖友人常维钧和川岛觅得图画,再加上自己搜集的材料,做了插图置于《后记》。但因“无常”的画像与记忆不符,“还自己动手,添画了一个我所记得的目连戏或迎神赛会中的‘活无常’”,并旁书“《那怕你,铜墙铁壁》”。为封面画则更是费尽周折,才由陶元庆绘成,让鲁迅大为劳神,。从1927年9月到1928年3月底半年的时间里,鲁迅在寄给李霁野、台静农的信中多次谈到封面画的事:“《朝花夕拾》我托过春台,没有画来,他与北新闹开,不知怎的和新月社去联合了。让我再想一想看”(春台即为《野草》作封面画的孙福熙);“《朝花夕拾》书面,已托春台去画,成后即寄上”;“孙春台病已愈,《朝花夕拾》封面已将开始绘画”;“书面我不想再请人画。瑠瓈厂淳菁阁(?)似乎有陈师曾画的信笺,望便中给我买几张(要花样不同的)寄来。我想选一张,自己写一个书名,就作为书面”;“将陈师曾画的信纸看了一遍,无可用……只得另设法”;“《朝花夕拾》封面已托陶君去画”;“《朝花夕拾》封面,今天陶君已画来,但系三色,怕北京印不好,便托他去印,计二千,成即寄上”。

《朝花夕拾》从写作、编就到最后成书历经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四地。在《小引》中鲁迅说:“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环境“纷扰”,心境“芜杂”,遂使《朝花夕拾》在“带露折花”式的往事回忆的温情中,也纠葛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愤激与沉重感。寂寞温情的回忆文章常见,而融合杂文与叙事抒情散文两种文体、理性与情感交织并蕴涵着多重复杂感情的《朝花夕拾》是文学史中的珍品。鲁迅自编杂文集多为编年,“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就成了‘杂’”,所以虽然《朝花夕拾》仅有10篇,而夹杂在鲁迅十几本杂文集中的忆旧怀人的美文却委实不少,如《无常》、《我的第一个师傅》等。坊间编有多种鲁迅杂文集和散文集,后者中就往往多“拾”《朝花夕拾》以外的“朝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