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但是这种选择的问题同样明显。
首先,这位候选搭档过于强势。历史上预选获胜者挑选的伙伴都相对弱势,当年老布什答应辅助里根时身上已没有什么公职,而4年前克里所选择的爱德华兹的资历也要浅得多。但是希拉里太强大太自主太好胜了,她的声誉、履历、地位、尤其是个性很难让人相信她会满足于充当一名甘做绿叶的传统副总统的角色,毕竟从未有一位副总统候选人赢得过希拉里这样的支持和关注。无论是今后的选战搏杀,还是更远的安帮治国,奥巴马都不得不顾虑与如此一位副手融洽合作的前景,同时这种选择也没有得到多数奥巴马支持者的首肯。
其次,弥合党内分歧并非别无选择。奥巴马胜出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弥合民主党内因为预选过度迁延而造成的选民分裂,但这不一定非要通过选择希拉里为竞选伙伴来实现。因为当前希拉里支持奥巴马责无旁贷,既可以在民主党内展示自己负责宽容的姿态,博得民主党高层的欣赏,又能讨好曾经反对她的奥巴马的支持者,为自己未来的重新崛起积累资本。媒体曾经渲染,希拉里退出预选后其支持者可能大量倒戈,转而支持对手迈凯恩。但据最新民调显示,希拉里前脚刚宣布退出预选,其支持者中就有60%的人表示会转而支持奥巴马,只有17%和22%的人宣称会支持麦凯恩和选择弃权。可见经过了感性热闹的预选阶段以后,选民会更加客观理性。现在距离投票日还有5个月时间,既然希拉里已表态全力支持奥巴马,能否吸引更多选民关键就取决于奥巴马自己的表现了,他对此一清二楚。
而所有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黑人与妇女这种搭配模式究竟能否赢得尽可能广泛的支持。尽管今年大选民主党顺应民意打出“求变”旗号,但美国社会的很多观念都是根深蒂固的,在以白人男性为主导的国度里,出现一位黑人或者女性总统候选人都已史无前例,而一位年轻的黑人总统和一位白人女性副总统的组合几乎肯定会惹恼仍颇有影响的保守派人士。对于民主党人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新鲜的模式,而是可靠的结果。因此前总统卡特认为,奥巴马应选择一名经验丰富、最好来自美国南部的白人男子当竞选搭档,以弥补其自身劣势,而“奥希配”只能突出两人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