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上午河北博物院,下午赴约为丁老师女儿讲隆兴寺建筑,聊天形式,其本身是学建筑史专业的,写硕博论文涉及到建筑和佛教,不知能否有所帮助,惭愧!Y姐、丁老师一块参观,赶巧去正定的路上塔群的嵩山塔兄联系说在大佛寺,也陪我们一块走了一遍,傍晚研究佛教造像的专家黄春和老师等2人已到正定,嵩山塔兄先行陪他们赶路去邢台和安阳,说好后天返回再约。晚丁老师做东,L老师、Y姐夫妇、T姐等聚到一起聊天。

4月29日,到Y哥画室,见补缺的西南壁部分已初步绘制出样稿,直观感觉是画面容不进去,遂提议精简,1衰残等众人物衣纹过于繁琐,2水淹人物水面波纹太满太细且过于规整繁缛,应该用晕染,颜色要淡,和上面山峦树林自然过渡,水汽云气相接,去掉最上的榜容地狱鬼城,用云雾中远山若隐若现替代即可,意境悠远又不会让画面过于饱满,印证自己一开始的判断和补绘原则:能不加的不加,每加一榜内容就离原作远一分;留白,实在觉得画面空旷可适当添加,现在证明添加行不通,去掉即可,无需多虑!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初点。

在慈氏阁内黄春和老师(中)仔细辩读与那摩国师有关的元碑,94年其曾专门发表过研究那摩国师的文章。他对于佛教文物尤其造像、唐卡、法器等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佛像鉴赏》、《佛教造像艺术》、《白塔寺》、《藏传佛像艺术鉴赏》、《法源寺》、《北京宗教志.佛教卷》、《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等著作,并参与《北京名寺丛书》、《元大都》、《金铜佛像》、《夏景春藏金铜佛像》、《般若之光——夏景春藏佛鉴赏》、《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雍和宫唐喀瑰宝》、《佛教慈悲女神——中国古代观音菩萨》、《藏族文物》等。现为首都博物馆研究员,兼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北京佛教历史和汉藏佛教艺术。
4月30日整理碑文内容,傍晚到正定,接L老师赴宴,拜会黄春和老师,就正定一部分造像问题请教,受益良多!同时在坐有河南古建所嵩山塔和北京黄老师的一位朋友。感谢嵩山塔兄牵线搭桥。

刘老师速记要点,Y姐录音,偶只管耍贫嘴引专家点拨了,榜样的力量还得请刘老师出镜
5月1日一早去正定,一上午陪黄春和老师在大佛寺参观,3个小时基本都是让黄老师现场就壁画和造像等问题给我们答疑解惑,实在是辛苦他了,约L老师、Y姐一块听,嵩山塔兄和北京另一位朋友在场,计我们6人。看完造像中午12点整,下午黄老师要返京,一上午时间都给了我们,饭都没顾上,心里着实过意不去。下午看了几块石刻,五一人超多,预报今日中雨,眼看乌云压顶,往外走,在摩尼殿碰到北大考古学院徐怡涛老师带学生考察古建,大殿里漆黑一片,拍铺作后尾和梁架的学生头带探照灯打光,哈哈哈,介点赶的真正!聊天逗他们日子时间选的好,像晚上,学生说灭法子啊,赶到今天过节又下雨。趁雨小离开,门口遇到于姐,正聊,又见到晓丽姐,哈哈,今天一早还碰到杨工,过节都出动了。回家,路上雨下大了,犯困,迷糊到市里。到家5点半。
隆兴寺芍药花开时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