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格淳易
德格淳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109
  • 关注人气:3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2013-04-09 07:41:30)
标签:

壁画

明代

观无量寿经变

摩尼殿

隆兴寺

分类: 叩问佛境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摩尼殿内槽2侧扇面墙外壁各绘有一铺大型的经变壁画,依据乾隆13年《隆兴寺志》的记载东扇面墙外壁绘“西方胜景”,西扇面墙外壁绘“四十八愿”。关于这2铺壁画的考证以正定文管所专家的研究最为详尽,另有河北省古建所有关壁画介绍文章发表,《隆兴寺摩尼殿壁画初探(上)》(《文物春秋》2009年5期,正定文管所刘友恒、郭玲娣、樊瑞平)一文,是近年此方面研究中最全面的。刘友恒老师也曾数次提起当初虽然做了详尽的调查,但仍有一些壁画内容无法辨读,尤其是2铺大型经变2侧配置的数十幅小图,由于缺少题榜和画面的残损,加之摩尼殿内光线常年偏暗,壁画有些所处位置较高,难以拍摄出清晰的图像,尚有一些问题待解。2012年冬,文物出版社专业摄影师于摩尼殿搭脚手架专门为编印隆兴寺壁画专著一书拍摄了一套图片,希望到时候能看到细部的详图,另敦煌研究院也已将摩尼殿壁画列入数据监测项目,期待摩尼殿壁画全面的研究成果。

    关于这2铺经变,予曾邀请专门从事佛教壁画临摹的几位老师现场考察过,但也未能全部释读。所以摩尼殿经变壁画的探讨空间依然很大,予尝试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释读下下。

    寺志中记载的“四十八愿”与西扇面墙现存的内容不符,《初探》上早已指出壁画应为“东方药师佛经变”,由于此铺壁画曾经受大殿漏雨所淋,画面较模糊,经变2侧配置的诸多小图缺少清晰照片,暂不做分析。东扇面墙外壁“西方胜景”应是观无量寿经变壁画,除下部有残损外,主体画面尚属完好。依据1977年摩尼殿落架大修时发现明成化22年的重修题记最多,另有成化22年刻字的檐墙砖可证,檐墙现存壁画绘制年代不早于成化22年,为同时或稍后。内槽扇面墙外壁经变壁画虽无确切纪年,但其在“线条勾勒、人物形象、施彩装饰上与抱厦内壁的天神基本相同,应为同一时期的画作。”(初探(下)《文物春秋》2010年1期)。1933年梁思成、1935年刘敦桢先生考察隆兴寺时都层提到过摩尼殿的壁画已非北宋原物,梁先生还曾记“殿内每一面壁上,都有壁画,虽然也是后世累次涂改重修,但有许多地方,较新的壁画剥脱后,原来的壁画又隐约呈见。”(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画室从事壁画临摹的3位老师也指出这铺西方经变壁画从线描用笔来看有清代重描的痕迹,而且很明显。根据有关记载摩尼殿在清康熙47年(1708)、乾隆45年(1780年)、道光24年(1844)都曾经过维修,此铺壁画为清代补绘过无疑,而且整铺观无量寿经变曾经不只是重描过,局部很多地方有过改动,说法图2侧明显可以看出有不同位置大小不等的规整长方形条框,颜色与其他地方不同,均为现在看到的祥云纹饰所遮盖,或许是明代原有壁画上的题榜清代补绘时覆盖,造成现今缺少文字无法辨识的主要原因。由于1977年摩尼殿大修时,内槽墙的壁画由于画面过大,2铺经变图均未切割修复,原样保存至今,所以经变壁画2侧配置的各画面旁明显有题榜框痕迹的地方下面是否覆盖有文字,尚不得而知。

    《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全名为《佛说观无量寿经》,是南朝刘宋畺良耶舍译,仅1卷,被认为是净土宗创始人的善导,曾专修《观经》中的十六观,并著有《观无量寿经疏》影响较大。《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合称为净土三经,是净土信仰的主要依据经典。《观经》阐发的“观想念佛”法门,是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之一,但尤以早期较为流行,宋元以后,净土宗的另一法门---即《阿弥陀经》宣扬的“称名念佛”成为该宗修持的主要手段。摩尼殿此铺以《观经》为依据绘制,虽延续了更早就相对完备的观经变壁画,但还是有些方面与经轨不符,或许是壁画绘制年代太晚的原因画匠或僧团的理解上发生了变化。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首先整铺经变无量寿佛居中,观音、大势至菩萨位居2侧,以西方三圣为中心画面,2侧配置礼佛乐队、罗汉等对称出现。自古无论雕像还是壁画作品中“西方三圣”必定是观音出现在阿弥陀佛左侧,大势至居右,仿佛已成定制。经轨的依据来自《观经》:

  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但壁画中2为菩萨的图像与《观经》对观音和大势至的描述并不相符。

   观世音菩萨......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天冠中有五百宝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由此可知,观音与大势至在观经中的区别仅是观音头冠中的化佛和大势至头顶肉髻中的宝瓶。但壁画中2位菩萨头冠中均有化佛,只能靠手中所持法器来判别。2位菩萨均是手持长颈莲花,佛左侧莲花上托宝瓶,右侧的莲花上托经箧。右侧的这位菩萨莲花托经箧是借用了华严三圣中普贤菩萨常出现的手持莲花托《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图像,而普贤与文殊的图像学上也都互有借鉴,所以右侧菩萨图像并不能判定菩萨身份;关键在左侧菩萨莲花上的宝瓶,究竟是象征观音菩萨出现时常见的插柳枝撒甘露水的净瓶还是以经轨中对大势至头顶肉髻中的宝瓶,此2位菩萨图像特征混乱,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佛左侧手持莲花托宝瓶的为观音菩萨,但如此右侧菩萨就完全无大势至菩萨的图像特征了。

    整铺壁画的右(南)下角以松林相隔为独立的内容,描绘人间诸苦,分析现有图像不只是生老病死,还有爱别离、怨憎会等苦,应为八苦,画面残损一小部分。

    经变壁画2侧为纵列小图,只左(北)侧为“十六观”,右侧内容出现多幅单组的小型说法图为主,没有出现“未生怨”内容,待解。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观经变壁画佛左侧(北)为十六观内容,自下而上第一幅为佛祖讲观经缘起图:依据《初探(上)》调查数据:此图“以沥粉贴金的花卉纹框将一高1.15M、宽0.88M的竖长方形画面分为2块。上块高0.23M,宽0.76M,内绘图案不清。下块仅存上部。左上角祥云缭绕,帛带飞扬,佛端坐于祥云只上,袒胸,身披帛,双目微闭,结手印。蓝色身光,绿色头光。右上角于一团五彩祥云之中有一坐佛,举身蓝色背光,与左上角佛像神态、坐姿近似,只是比例缩小。”但此幅图中还另有2个人物调查文中未有提及:1是画面右下角(北,即以佛为定位的左下)有一妇人,仅存上半身,其双手合十面向佛,其上隔云纹另有1比丘?,有圆形头光。分析此图:有头光和身光较大的佛像为释迦佛,圆光图案中的小佛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妇人为韦提希夫人。观经正是由韦提希引出:摩羯陀国王舍城太子阿阇世囚禁父王频婆婆罗,国太夫人韦提希为国王送食被儿子知晓后囚禁深宫,《佛说观无量寿经》:“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阿难从空而来......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花......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净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维,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另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之后佛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十六观想法门“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佛。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此经。”第2幅画面如来讲经,下一比丘跪听,2侧菩萨、弟子、天王分列左右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第3幅内容包含:第四观“宝树观”和第六观“楼阁观”,此观经中称: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第4幅世尊结跏趺坐高台莲华讲经,2弟子侍立,2旁为伎乐演奏,佛左侧5人,右侧6人。佛前高莲华坐下各有一共命鸟侍立一池沼(方形为沼)2侧,为水沼,可见画有水纹,四周栏楯围绕,栏杆左右2侧各有一只白色似鸽的“舍利鸟”,此图解读重点即在此沼中央所立一物,但辨认不出为何物?似乎包含了观想中的“水想观”、“地想观”?“无量乐器、以为庄严......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佛说观无量寿经》)”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第5幅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第6幅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第7幅:此图四角各有4小幅观想图,中央为西方三圣,两旁是弥陀佛接引,中央下部为一莲池,池中莲花盛开,有观想、化生等内容。整幅包含内容较多:计有第七观“花座想”、第八观“像想”、第九观“遍观一切色身相”、第十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第十一观“观见大势至菩萨”、第十二观“普观想”,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第十三观“杂想观”观世音、大势至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最后为九品化生分为三观,即“上辈生想”“中辈生想”“下辈生想”出现在莲花池中,由于此幅内容表现过多,很有可能九品化生的三观想另画在整铺观经变壁画的最下侧大莲池中,由于最下层莲池中画面残损漫漶过甚,只留有少量莲叶和莲蕾,但主莲池中似乎有2处题榜同样被清代修复时覆盖,只留痕迹,待考。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第8幅:“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嘉,礼佛而退。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第9幅:“尔时,世尊足布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第10幅:为整铺观经变最上2侧诸佛,应为表现上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到场的内容。尤其是《佛说阿弥陀经》明确提到:“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后,世尊最后提到“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亦有诸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观经变壁画佛右侧(南)组图        观经变佛左侧(北)组图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观经变壁画佛右侧(南)组图第一幅:画面以云纹、苍松等分界。壁画用色偏蓝绿,灰暗,与整铺观经变表现西方极乐佛土多用赭红与暖黄色调对比明显,由于画面下部损坏,可辨认的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应为佛教所说的“八苦”内容。

以下组图尚无法辨识,题榜均被云纹覆盖,不知出自哪部经。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佛说观无量寿经》)”“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本)”
隆兴寺摩尼殿观无量寿经变图像分析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眉间白毫,右旋宛转......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南朝刘宋畺良译,此经文内容引《大正新修大藏经》卷12宝积部(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海棠花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