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殿塑壁今昔2:自在观音
图1
图2(上)1933年梁思成拍摄
图3(下)
图4(左)
1933年赵澄拍摄
图5(中)
1907-1912年山本明拍摄 图6(右)
1925年喜仁龙拍摄
摩尼殿塑壁正中的主尊山中自在观音像,不同年代的老照片些许的变化还是能够看得出来。自在观音及塑壁皆北宋佳作,保存近千年,有记载的后世妆銮彩绘,一次是明嘉靖42年(1563年),一次是清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779-1780年)。
一种观点认为观音左右两侧的一狮一象为文殊和普贤2位菩萨的坐骑,喻佛教的三大士菩萨。这种说法出处来自嵌于摩尼殿内塑壁下部须弥座处的的明嘉靖42年《重塑背坐观音圣像记》“直隶真定府卫军民在城善人杨朋,睹九间五花大阁殿内背坐观音圣容,不忍损暗恝然,约同志各街巷善人杨得时等,各发虔诚,量舍己资,妆严圣像三坐,遂均焕然一新。此虽圣功之妙,亦见善人虔诚之吻合。特将善人姓名雕垂,以记岁月云耳。”难道嘉靖年间重妆后又过了不知何年3尊菩萨中的2位被毁,重塑时只塑造了狮象来代表本尊,没有碑文来佐证。后有人考据,碑文中提到的“妆严圣像三坐”应该是指塑壁上的自在观音和摩尼殿佛坛上文殊普贤,此说甚有道理,其实支持这一考据的文献还可以从梁思成先生1933年的《正定考察纪略》中找到即摩尼殿塑壁上不止有狮象,还有龙虎等猛兽,这一点就说明自在观音2侧的动物不是文殊普贤的坐骑,那自然三大士之说也就无从谈起。从上世纪20年代瑞典学者喜仁龙和33年梁公拍摄的照片(图6和图2)中都能看到在自在观音左上方那条龙的局部(上篇老照片中有被毁前的另一只瑞兽)。
上面采用的4张老照片看上去自在观音的塑像可以说是比较完整的,但实际上有2张拍摄的观音已经是民国廿二年的时候稍微补塑了一点点的了,您能看出来吗?1933年在梁思成来正定之前,哈燕社考古团的顾颉刚、许地山、荣希白等学者在4月初先一步考察过隆兴寺,当时摩尼殿塑壁上的自在观音双目中的其中一颗琉璃珠眼球已失(据说被土匪挖去的)另外还有一只脚的脚趾残缺,哈燕社考古团的滕圭(字白也)先生是著名的雕塑大家(不知道滴先去补课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827739/),他为自在菩萨神奇般的补装了一目,众人再看都认为重装后顿时还原了观音的本来面目,菩萨像活了一般。滕公用寺院里的泥土试了试,由于隆兴寺内土质不适合,那几段残损的脚趾最终没补。(什么时候补上的额就不清楚了),燕大诸君离开一周之后梁思成和莫宗江到正定来考察古建筑,梁公见到这塑像对其评价“观音一足下垂,一足踞起的姿势,和身段的结构,显然是宋代原塑,虽然被后世涂改了不少,倒还保存一些本来面目”,2年后的1935年刘敦祯先生来正定见到摩尼殿和自在观音时,他的评价是“殿结构雄伟,确为宋初物,佛像及塑壁亦然”。国朝什么时候妆銮彩绘过塑壁,MS是80年代。自在观音依然闲适自若,有灭有些许的变化,您瞅仔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