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蕉林书屋:竹篱绿满
大清康熙六年(1667年),礼部尚书梁清标(字玉立,号棠村,又字苍岩),因主持科考与人意见不合,被朝庭解任革职,致仕还家。从喧闹的京城回到久别的正定,苍岩先生感到全身心的轻松,远离了官场的羁绊,他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和整理自己数十年来积聚的藏书藏画。为了给这“数十万卷古书”一个安身之所,又能够让自己坐拥书城读书赋诗,他决定建一座书屋。屋成,檐下畦种芭蕉数丛,芭蕉青翠舒卷自如。入夜,蕉林乘凉“帘影霏微,叶底流萤自在飞”。这林下之风甚得主人意——“蕉林书屋”是也。(压题:蕉林书屋
镜心 画 朱屺瞻 )
书屋落成,字画藏书入贮,篱中芭蕉翠郁葱茏,绿叶舒卷,迎风摇曳,碧染轩窗。苍岩先生每日里“布席拥其画”,读书吟诗,品茗赏画,与文友雅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如遇阴雨,蕉林书屋别有一番清雅奇境,拥书而坐闲听窗外“淅沥空阶,声响互答”雨打芭蕉天籁之声入耳,何等惬意! 
郑午昌
蕉林书屋图设色纸本扇面
蕉林书屋绝句
梁清标
淡烟晴日满帘栊,春色依依上小红。
客为看花频载酒,海棠开否问东风。
蕉林书屋建起那年,苍岩先生47岁,又24载后,先生魂去,身后留下的是满屋的藏书字画,今又过三百多年,空留老屋“往事追寻人已远”。
减字木兰花*秋叶露坐
梁清标
秋宵惊乍。淡月疏星清露下。剪剪风来。茉莉当檐几枝开。
竹篱绿满。往事追寻人已远。帘影霏微。叶底流萤自在飞。





蕉林之构,文化之盛殿也。典藏之所涵容,搜求遍于中国,积蓄充于梁栋,类若典籍、法帖、丹青者,累累达数十万卷。时则起于隋唐五代,迄于宋金元明,悠悠逾千载矣。品则皆出名家手笔,尽显超绝风范,若陆机之《平复帖》,王羲之之《兰亭序》,李白之《上阳台》,展子虔之《游春图》,闫立本之《步辇图》,顾闳中之《韩熙载夜宴图》者,翰墨之珍,几无所遗。其所藏,无不鉴其真伪,赏其轩轾。举凡钤印“蕉林书屋”、“棠村品鉴”者,绝少赝品,多称稀世之珍。其所珍藏,以数量之巨,品位之高,鉴赏之真,冠领于中国,名播于世界。域内外之大博物馆,几尽有其旧藏。

《丰乐楼图》页,元,夏永绘,绢本,墨笔,纵25.8cm,横25.8cm。
本幅无名款,钤“夏明远印”1方。对开裱边有收藏印 “梁清标印”、“蕉林”2方。

竹石图轴
李士行元 绢本 设色
纵60.8厘米横26.6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士行(1283-1328)字遵道,号黄岩,河北蓟秋(北京)人。名画家李衎长子。官至黄岩知州。擅界画,尤长古木竹石和山水。画心作三竿晴竹旁依拳石,左侧行书署款"蓟丘李士行遵道作",下钤有"李氏遵道"朱文印记。此图曾经清梁清标收藏,左下有其"棠村审定"白文、"蕉林"朱文两印记。

柯九思《行楷题赵孟頫补书唐人临王右军瞻汉二帖》。鉴藏印:冶溪、渔隐、佩秋审定、稚柳佩秋珍藏之印、佩秋珍藏。
释文:右唐人临王右军瞻汉等二帖,用笔沉着,转折熟圆,自欧阳法中来。至其妙处,从容中道,诚书家所不可无也。吴兴赵翰林补其不足,前人已评之,故不论。平原陆友仁好论书,座中见此帖,谓杨汉公所临,良是。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柯九思识于邓氏书室。
备注:梁清标旧藏。梁清标:(1620-1691)清初大收藏家。字玉立,号棠村、蕉林、蕉林居士、苍岩、苍岩子、冶溪渔隐等。河北正定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翰林。康熙二十三年(1684)擢保和殿大学士,廿七年(1688)入相。工书,小行楷秀润翩翩。收藏古书、画甲天下。摹勒刻有《秋碧堂法帖》,著《蕉林诗词集》。

旧拓本 秋碧堂法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