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遗珍-西夏文物精品展(二)佛国梵风

标签:
佛像唐卡文物西夏宁夏博物馆山西博物院 |
分类: 文博世界 |
彩绘泥塑佛头像
高36CM、侧面宽24CM
佛像头顶为螺髻,中间有一白色肉瘤。面部方颐,柳眉细眼,眉间有白毫,眼珠乌亮,为黑色釉料特质。下眼睑上有黑色泪痕,系眼珠釉料滴流所致。鼻梁高直,双唇闭合。唇上用墨线绘八字胡,下颌用墨线绘出日、月、云状纹饰。佛像半闭双眼,流露出沉思反省的神态,恬静而庄重,具有犍陀罗造像艺术的古朴风格。
彩绘泥塑力士面像
塑像右侧稍残。力士头发卷曲,双眉紧锁,双目圆突,直鼻大嘴,怒容满面,表情威猛恐怖。色彩以黄、黑为主,线条粗犷,技法纯熟。面像运用写实与艺术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力士的威严形象,既保留有浓厚的唐宋遗风,又体现了西夏粗犷奔放的民族精神。
舍利盒
砖雕佛像 高17.5cm
宽20cm,厚7cm 1987年宁夏青铜峡市108塔出土
浮雕,佛像顶有螺髻,面像方颐,神态庄重安详,右袒袈裟,有头光和背光,雕刻细腻。
彩绘泥塑罗汉像
高63.5CM、正面宽42.4CM、侧面宽31CM
罗汉圆顶头光,粗眉细眼,眼睛乌亮,眼角稍翘,鼻梁高直。结跏趺坐,身着交领袈裟,腰部束带,外穿右袒大衣。袈裟用黑色衬底,上绘白色团花,大衣用黑色绘出格子图案,领子和方格图案内刻画繁密的花卉纹,纹饰上贴有金箔,可惜多已脱落。此像体态丰满,神态怡然,形神兼备。纹饰线条流畅,技法运用纯熟。
鎏金文殊菩萨铜造像
高58.5CM,1986年宁夏银川市新华街出土
文殊菩萨头戴高冠,面部圆润,大耳垂肩,双面微合,神态慈祥。身着宽袖紧身天衣,胸配璎珞,飘带绕体。手持如意,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莲花座下垫一火云纹蟠龙戏珠图案的披毡。狮子坐骑,狮子两眼圆睁,尾巴卷曲。菩萨神态安详,狮子侧首俯卧,呈现出驯服顺从又不失威猛雄健的神态。
鎏金韦陀铜造像 高58CM 1986年宁夏银川市新华街出土
通体鎏金,立姿,盔缨飘拂,护耳翻卷,面像方正威严,金甲裹身,下衬宽袖征袍,批带临风扬起,双手合十于胸,两肘间横托降魔杵,足踏半马蹄形山岳台座。这种台座也是区别佛与天部诸神阶次的标志之一。
青铜铸造,实心,通体鎏金。造像取立姿,足踏双层六边形须弥台。黑发披肩,细眉长目,满脸笑容,身着宽袖紧身袈裟,系腰带,衣衫褴褛,左肩斜跨结绳串联的五个葫芦,右腰胯下挂一锦囊,双手各置左右,手中无物。其面容幽默而诙谐,神态自若,形象逼真。
彩绘擦擦 1990年宁夏贺兰县宏佛塔出土
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圆形高基座,表面彩绘上下两层莲瓣图案,图案以白、浅蓝两色线勾勒,以深蓝填实,色彩艳丽。上部呈圆锥形,模印四层共107座小佛塔,与大塔擦共组成108座佛塔,其下一周梵文,一周莲纹,上部残存涂金。
塔婆 直径5-5.6cm
红陶制
砖雕佛像 高18.5cm 宽12cm,厚4cm
1987年宁夏青铜峡市108塔出土
捺印佛画
彩绘绢质 上师图
唐卡
彩绘绢质
彩绘绢质 护法力士图
1990年宁夏贺兰县宏佛塔出土
彩绘绢质
阿弥陀佛坐像图
彩绘绢质
彩绘绢质
彩绘绢质
彩绘绢质
塔龛千佛图
彩绘绢质 塔龛千佛图局部 中心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