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尓纳眼中的黑水城

昨夜又读白滨《寻找被遗忘的王朝》有关作者考察黑水城的一章,原想重读中去梦周公,偏无睡意,索性连后一节国内西夏学者2次赴俄邦整理出版俄藏西夏文献读完。
哈佛公布了一些华尓纳在黑水城拍摄的老照片,整理些贴出来。

那是一座怎样的古城呢?她蕴藏着多少丰富的西夏文化宝库呢?
翻动历史留下的记录,一页又一页,在强盗的自供中感受到的总是屈辱与伤心。不知道曾经有多少外国强盗万里跋涉,想到黑城窥视,探宝。

19世纪末已有俄国旅行家波塔宁,地质学家奥布鲁切夫等,想通过当地土尔扈特蒙古人打听黑城去路,都遭到拒绝或被引向歧路。到了公元1908年的春末夏初,一支由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地理学家科兹洛夫率领的远征队,受俄国政府派遣,打着考察野生动物的旗号,窜入中国。他们取到乌兰巴托,用重礼和允诺向清廷请封的条件,贿赂蒙古王爷,得到他们的允许,并派遣向导,翻过蒙古高原,闯入了陌生的巴丹吉林沙漠,科兹洛夫的远征队,驱赶着骆驼行进在茫茫沙海中,半个月过去了,饥饿、干渴、疲劳、疾病、蒙古向导逃离,曾使得这支远征队濒临死亡的边缘,但他们终于还是找到了黑城,从1908到1909年经过了两度发掘、测绘、把大批的珍贵文书与文物用骆驼偷运到圣彼得堡。

1914年夏,英国人斯坦因也率领探险队到黑水城探索、发掘、测绘,将所获一批汉文和西夏文文书、版画、艺术品运回伦敦。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的兰登.华尓纳,早在1913年就在圣彼得堡参观过科兹洛夫的黑城所获。他从斯坦因《中国沙漠中的废墟》一书中了解了黑城,并带着他,也赶到黑城探宝。1923年冬季,在中国最高当局签发的通行令保护下,插有星条旗的木轮马车在河西走廊坑凹不平的泥泞土道上向西行进。到肃州后,他们雇佣了挖掘工人,准备了足够的食品和水,马车换成了骆驼,向北进入戈壁荒漠,冒着凛冽的漠风,艰难地向黑城移动。华尓纳的黑城挖掘令他懊恼和沮丧,整整10天中,在他挖掘的每一处,几乎都能看到曾经被人挖掘过的痕迹,凡是有价值的东西--不论是壁画、木雕还是塑像、手稿等,都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些零星残片和盗坑遗迹。华尓纳大骂科兹洛夫和斯坦因是“两头野猪”,把这里啃得一干二净。即使这样,华尓纳还是挖到了几件塑像、壁画残片和3只陶罐,几十枚钱币等小东西。无多大收获的华尓纳离开黑城后把魔爪伸向了---敦煌莫高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