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秋古建之旅(四)修德寺花塔年代风格(图文原创)

(2008-11-04 15:44:20)
标签:

花塔

修德寺

古建

文物

曲阳

旅游

分类: 文物古建
             深秋古建之旅(四)曲阳修德寺花塔遐想

               点击查看下一张

                                 曲阳修德寺塔

    下午2点多离开定州文庙,下一站曲阳。从定州到曲阳阿杰骑摩托带我一路多见石雕厂,到了曲阳阿杰一直后悔沿途没停下来为石雕来些照片。是啊曲阳自古就是石雕之乡,在定州文庙看到的佛像已能感受其雕工之精美。

           点击查看下一张

                                   曲阳修德寺塔

    曲阳变化很大,穿过新城区走了好久才看到护城河,印象中6年前来在护城河边看到一座塔当时刚大修好,可惜忘记了名字。沿护城河南向不远田地里就看到了,由于重修后古韵全无,拍张照片就离开了。

                    点击查看下一张

                            修德寺塔局部    二层上的110座小型塔龛

    对老城区也没多大印象了,阿杰问我北岳庙在那,我说还是打听下好了。车过一个路口见到北岳庙街看来就要到了。北岳庙门前的环境治理比以前来时好多了,像个休闲的公园。6年前在北岳庙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附近有座古塔值得一看,记得当时进村串巷忽然破败的修德寺华塔就矗立眼前,她洗尽铅华像个美妇人站立近千年,第一眼让人惊艳。那样的邂逅能让我记得很多年。

            点击查看下一张

                             修德寺塔局部    二层上的小型塔龛

    寺已废,村民在遗址上种上青菜,绿油油的映衬着华塔。虽然塔列入了国保也只是在塔周围加了一道围栏而已,栏不高上锁,我和阿杰说跳进去吧,第一层南面有门洞可以进去,里面墙壁上我记得有壁画的。阿杰白了我一眼说:“你快拉倒吧,你跳墙上瘾了”。讨了个没趣我也没去看好是可惜。

                    点击查看下一张

                           修德寺塔局部    二层上的110座小型塔龛

    深秋的天气缕缕白云映着湛蓝的晴空,跑到菜地里一定要与华塔合个影才是正事啊。

    修德寺塔是我当年见到的第二座花塔,这种类型的塔到现在也没见到几座,难怪1933年梁思成先生在正定第一次见到广惠寺塔这个稀有品种称其为“孤例”。正定的华塔“花”(密集的雕塑群部分)开在上部而修德寺华塔相反“花”下部开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哉。塔平面八角,七层,通高近32米。第二层塔身特别高大,一反传统造塔的阁楼样式与密檐样式,周身砌小型塔龛110座,呈现“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华严法界胜境。

             点击查看下一张

                                     修德寺“花”之上部各层

    查资料知修德寺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后屡有修葺,1953年,在修德寺塔基下出土了一批北魏至唐代的漢白玉石雕佛教造像。修德寺紀年造像中,以隋大业年间造的最多,共48躯,其次是北齐天保年间的,共33躯。修德寺石造像的题材,经历了对释迦和弥勒菩萨信仰为主,过度到重视阿弥陀佛和菩萨信仰的过程。修德寺塔出土造像现藏于故宮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馆。

             点击查看下一张

                               修德寺塔局部   塔刹已失 ,仅余受花
    此塔年代据塔身所嵌一方石碑载:“大宋天禧三年四月八日,水斗岩等村邑众共修舍利塔一级。”可知此塔始建年代应早于北宋,国保存档定其现为宋代建筑风格。

            点击查看下一张

                               塔身第二层上的“卍”字装饰

    其实呢花塔是流行于宋、辽、金时期的建筑形式,塔身一部做成山峰状,遍饰佛龛、狮象等,花团锦簇,犹如花束,故名花塔。遗留下国内华塔专家多鉴定为辽、金时期。本来宋、辽、金年代相近重叠,河北又为边境重地朝代相互更替,文化的相互渗透不可避免,这样一来为建筑的准确年代断代就很困难,难免时有出错。曲阳当时地处边界,修德寺塔根据碑文记载确定为宋不能算错,只是感觉有辽金风格在内。

            点击查看下一张

                        修德寺塔局部    一层上的塔门内有壁画

    河北地处太行山段与山西省临近的很多古建筑的断代多有争议,如正定的华塔鉴定为金代后,大修时塔内发现宋代墨书题记。还有一例有名的古建筑的断代也是如此,1933年梁思成先生考察古城正定称隆兴寺摩尼殿具有宋代风格,之后有的建筑专家根据摩尼殿补间铺作出45度斜拱和正定从不层被辽占领而定摩尼殿为金代建筑,为此争论多年,直到1977至1979年摩尼殿落架大修在房梁上发现“大宋皇佑四年”的墨书题记,年代才最终确定。辽金草原民族建朝后尤其建筑文化专家多倾向辽承唐,金近宋,也许彼此建筑文化上的交流渗透并没有那么简单,谁又能解释的清清楚楚呢?

            

             点击查看下一张

 

             点击查看下一张

                                  曲阳城护城河边的文峰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