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2008-10-14 01:26:46)
标签:

历史

孝庄文皇后

陵寝

大清

东陵

旅游

分类: 史海勾陈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清东陵绝对是一个旅游探古的好去处,而游人一到,几乎问也不问,脚挨脚就去了定东陵,因为那里埋葬了堂堂慈禧太后;当然,顺便就去了恢弘排场的康熙和乾隆的陵墓;但很少有人去留意那陵区红墙之外,那座孤寂、渺小的陵寝,任由它长久的被荒草困住,依然辩不清路径。
    那座被人冷落的陵寝,年久失修的殿阁默默耸立,风动铃吟,娓娓诉说着凄凉。在清东陵很容易与之擦肩而过,最多是远远的望上一眼而已,只是在不经意间的重又看见它时,我的心里忍不住发问:这陵墓的主人是谁?为什么执意要躲藏在这红墙之外?楞楞的站了很久,于是我真的就想立刻知道!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残损的孤碑无声地凝望着东陵风水主脉金星山
    当我走近这座孤零零的陵寝,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竟是昭西陵,其主人竟是大清开国的皇后-----孝庄文。我变觉蹊跷,一个名声显赫、功勋卓著的一代女强人,为什么单单选定了这样一处极让人忽略和被遗忘的归宿之地?莫不是为了免去太多的滋扰,免去太多的疑问,让历史和心事长久地凝冻在梦中?

    脑海里反复追寻孝庄的历史:“孝庄”是孝庄文皇后的简称,也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谥号”。她是蒙古族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于蒙古科尔沁部,其父是贝勒寨桑。她13岁时(1625年),嫁给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福晋(满语,汉译为“妻”);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当时陪伴她去盛京(今辽宁沈阳)的有她的哥哥吴克善台吉和使女苏麻喇姑(又名“苏墨儿”)。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姑姑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贝勒莽古思之女),早在她之前就嫁给了皇太极,即孝端文皇后;姑姑、侄女同嫁一人,清军入关以前,在满族中是常见的事,不足为怪。孝庄文皇后一生为皇太极生了三女(即固伦雍穆公主、固伦淑慧公主、固伦淑哲公主)一男(即清世祖福临,顺治皇帝)。又因为她的儿子和孙子(即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都做了皇帝,因此她又先后被尊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迈过已见腐朽和残缺的陈年门槛,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悲凉。寝园里空无一人,但却清洁静谧、恬淡安然。然而在漆迹班驳、断壁残垣之中,分明就透出了脉脉的柔情和勃发的英姿,哦,那是孝庄文的魅力。当你漫步空园,俯视地下长眠的孝庄文皇后,似乎总会感觉到她那一抹艳丽的目光掠过!这是怎样的一种目光呢?
    最先领略这目光魅力的,该是明朝末年的蓟辽总督洪承畴了吧!明崇祯15年(公元1642年),洪承畴被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朱由俭派往前线,抵御清军的入侵;至今我也猜不透,这战争的结局到底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洪承畴孤军深入,被困松山,粮尽人稀,几经奋战,终被俘获。他本来选定了不成功变成仁的身后留言,抗住了清军的威逼恫吓,搪过了酷刑暴虐,拒绝了名利引诱,最后誓以绝食抗争,闭目待死,以求千古忠义!如果事情顺其自然,历史也许会朝着另一方向发展,不知道又会是怎么一种结局;可偏偏这个时候,就有一道女性的目光射进来,以至改变了所有!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孤零零的宝城下睡着大清的孝庄文
    翻翻史书,我们常常发现,许多人距离名垂青史只有一步之遥!洪承畴便是其中的一例。清太宗皇太极当时完全可以成全他,把他绑缚刑场,他绝对有机会面向京城,一任劲风吹乱自己的长发,慷慨激昂地吟颂一首早就熟记于心的就义诗词,然后眼睁睁地迎候那刃冰冷的刀锋;这一切,洪承畴早就为自己设计好了,因而静静的躺在那里,去任由思绪千古。可偏偏皇太极不给他这个机会,皇太极并不是过分看重他的生命,或是忌讳洪承畴青史留名,这个女真族八旗弟子的心里最清楚,要挥师南下,扫平中原,不能缺少洪承畴的辅佐。本来对洪承畴的劝降已无计可施,无奈的日子里,那一天,皇太极突然就想到了才貌超群的额吉特---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孝庄文是死后才有的缢号)!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残垣断壁间历史追寻
    洪承畴是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睁开那双无助的老眼的,尽管处在半朦胧状态,他还是感触到了孝庄文皇后温柔的目光,这真是历史的巧合!洪承畴不但抵挡不住这温柔的目光,而且绝食行动也就成了永久的童话。这一年,美丽的额吉特只有29岁,但她的目光已然越过长城,投注于远方那片肥沃广袤的中原大地。而此时此刻,紫禁城中的崇祯皇帝,还有紧随其后的李自成,都没有对这温柔的一瞥给予足够的重视。崇祯皇帝在洪承畴绝食之时,就已经为自己这位忠臣举行了隆重肃穆的祭奠亡灵的仪式,把大明的忠贞无悔和凛然不屈想得太绝对化。而刚刚杀入京城的李自成等人,又太在意名妓陈圆圆的顾盼生情,缠绵悱恻,最后双双败北,拱手交出了这一壁江山。大清统一中原是1644年,距孝庄文皇后温柔的一瞥还不满两年。历史应当感谢这温柔的目光,它有时远远胜过战场上刀枪舞动的光泽!
    昭西陵该是东陵最早最小的帝后皇陵了,前庭的五宫殿早年焚于天火,现今只留下石基,而后院的方城名楼孑然一阁,瓦损漆落,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在这个相对狭小破落的陵园中,埋葬的竟然是培养了两代君王的孝庄文皇后,大清子孙们又是怎样感想的呢?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清东陵顺治孝陵主神道上的大红门,他的母亲孝庄就安葬在不远的围墙之外
    假若翻一翻史书,我们会突然发现,真的就没有哪一个女人,竟然在一生中培养了两代君王,惟有孝庄文作到了;她的见识,没有哪一个女人与之相比,她所负载的沉重,没有哪一个女人能够承受,她的靓丽聪慧仿佛与生俱来。顺治继位是年仅6岁,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孝庄文把纤纤细手递给了摄政王爷多尔衮。她知道这个小叔子早有野心,就依了“兄死则妻其嫂”的满俗,不惜下嫁把多尔衮栓在自己的身边,这完全是一种政治手段。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的说,她是对的。这以后,她不仅挫败了大太子豪格的谋反,而且帮助年幼的顺治和强悍的多尔衮在一年之后占据中原,把大片的国土连成一片。顺治基本上算个明君,做了几件兴国富民的大事,只可惜英年早逝,死于天花。在他长篇的遗诏中有这样两句话:“永违膝下,圣母哀痛”,是为自己再也无法实现母亲的教诲和重托遗恨万分,足见孝庄文皇后在大清建国立本的最初之际,该是怎样、非常出色地贡献了一个女人的聪颖!
     顺治入土东陵时只有24岁,那一年,新立的皇帝----康熙,刚好8岁!送走了顺治,孝庄文已年过半百。此时的孝庄文早已消逝了往日的风采,温柔的目光和纤纤细手已变得黯然和苍老。但人们又不能不留意到在失去这些的同时,一种威严和刚毅使她气势非凡。她像是不怎么在意顺治的死,提前就收住了淌在腮边的泪水,端座在年幼的康熙身后,开始了长达25年的“不垂帘”听政。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清东陵顺治孝陵主神道上的大牌楼
     事实上,孝庄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女强人。公正的说,她算得上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最出色的女政治家,尽管康熙的龙椅前有四个辅弼大臣,他们却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了互相勾心斗角、互相倾扎之上,甚至想取而代之。顺治18年时死时也没来得及从根上消除内忧外患,以至于年幼的康熙往往将之视为把戏,时间长了说不准会烦,即便如此,仓促的马蹄声常常把加急的奏折报进宫廷,此时,只能由身后的奶奶喝住阵势,沉静地接过奏折,把她的远见卓识从幽深的隆恩殿中辐射出去,播撒全疆,送达边陲!史学家们在评说这段历史时,往往忽略这一点,该是重大的失误。我敢说,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如果少了孝庄文皇后,历史也许会改变轨迹,意外的走向未知。
    其一,辅弼大臣敖拜犯上作乱,图谋不轨,孝庄文皇后含而不露,积蓄待发,运筹8年,一举除之。
    其二,“三藩”必反,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那一天起,这个危险的信号就始终没有脱离开孝庄文的视线。待“三藩”揭竿而起之日,即成了自投罗网之时。扫平“三藩”,避免了一次军阀割据,孝庄文功在之首!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倾听:无语的诉说
    其三,平“三藩”喘息未定,一路骁将精兵就直驱台湾海峡,要收回台湾。康熙22年的夏天,隆恩殿里的祖孙俩儿正谈笑风生,300多艘战船早已越过了台湾海峡,把大清的龙旗悬在了台湾岛的上空。
    其四,此时是孝庄文才有时间转过身来,满怀忧虑的注视长城以北的沙俄以西的葛尔丹,那里更是大清王朝的心头之患。清军三战雅克萨,她赶上了两次,到三战而捷迫使沙俄签定《尼布楚条约》,收回外兴安岭和库页岛时,孝庄文皇后已然过世两年了。这之后,康熙三次亲征葛尔丹,一直把边境延伸到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十分出色的完成了对祖母的祭奠。

    孝庄文皇后是在康熙26年(公元1688年)冬天去世的,灵柩一直存放在暂安殿,直到康熙死前也没能解决祖母归葬何方.真正下葬,已是雍正三年,雍正下诏东陵外的暂安奉殿吉地佳壤改建陵寝.那时,“康乾盛世”早见升腾起红艳的霞光,孝庄文皇后真的找到一处宁静的所在,苏麻也依然在不远的地方陪着她遥望着关外丈夫的昭陵,守护着她曾疼爱的儿子和孙子,她安安稳稳的睡去了! 

        大清陵寝之----孝庄昭西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