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柏林寺“天下赵州”匾
天下赵州
-----讲解赵州桥有感

生长于北,每次南回,总是感叹家乡干旱少河。南边江河多,自然架的桥就多,惜水多雨多易泛滥,桥,尤其保留千年的桥少之又少了。故乡赵州古桥颇多且名声大震,明之济美、唐之永通和隋之赵州桥,少者六百余岁年长者千四百高龄。尤其赵州桥造型优美单孔横卧,“望之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古人给予他的传说及赞誉丝毫不吝啬,说他像苍龙,弯月,玉环,“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一曲“小放牛”唱响千载,至今河北民歌、京剧、梆子里还可细赏。今人更赞誉他“天下第一桥”。

赵州桥的名字很多,宋代哲宗沿御道北巡见此桥,被其神奇打动,开动金口,御赐“安济桥”乃取“历冠金石,强济天下,通济利涉,万民以服,安全渡过”之意。当地百姓则更形象的称他大石桥,赵州古老地名,外地人则更多的称之为“赵州桥”了。



从小玩于桥边,现又常年讲解它,意识里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些崇敬吧,偶课堂上为导游讲课拿它来做培训范例却很少提笔来介绍他了。


步步升莲(联)
接触和听到过太多旅行社的导游来讲赵州桥了,从石家庄带上团1个小时到赵州,却用最多半小时就把客人带出来,再1小时回程,刚开始很是惊讶他们如此神速。问之的答案是:不就一座桥吗又没别的可讲。我实不敢苟同。

赵州桥隋代雕龙栏版原物

赵州桥历代栏版陈列室
要讲好赵州桥,看似容易却很难的,一座千年的桥需要我们导游员从多角度来组织导游词,你不只需要了解桥的外表结构和优美的传说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对桥梁工程的设计理念、结构、力学、抗震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储备,还要有比游客更高的审美修养:雕刻的寓意,古诗古碑的解读,传统桥文化的内涵等等。


太平有象石雕
大家都人云亦云我们也都跟着学吗?那么多的东西需要我们来讲给客人,可又有多少导游来留心学呢?举例来说吧:现在有多少导游知道赵州桥桥面的变化呢?桥面在50年代中期前还不是现在平滑的路面,你如果仔细看会发现桥面大石板上是有两条细长的石条平行并列南北的,当年两细石条间是鼓出地面的,如果你知道讲给客人,因为大家也不留意经导游的提示后客人就会去想啊,导游再把原因告诉客人,解释为什么现在桥面和过去不一样的原因,客人是乐意听的。你不就有的讲了吗,知识是我们一点点积累的尤其做导游更要注意要随时随地的扩充我们的知识内存。

长虹卧波
又如:桥的两侧玉石栏杆外有石雕的层层莲花?我曾经调查过很多导游知道吗,留意过吗?答案是没有,更有甚者一脸的惊讶问我:“有吗,我怎么从没见过。”其实每次讲解完了,客人照相自由活动时你去

留意一下你从没讲过的地方,提出问题回头再解决问题,这不失是个导游学习的好方法,不但不断的让你增长知识还能讲解别人不能讲的地方。而对于我们经常讲的地方也要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慢慢就能常讲常新了。这样即使经常重复讲解一个地方也不会有倦怠感了。
只言片语,菜芹野荷,供同行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