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束河*夜色图
        
 
         

    最近的一次去丽江快2个月了,还是很想回去,那里无论我去多久都留恋,现在有些忙,时常翻看一下照片,梦带我回丽江吧!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
束河古镇之古称。由此可见,早在明代,这里已是丽江的重要集镇了。
          
                             
 束河古镇内寨子旁的田野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束河古镇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鱼可数。从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村中道旁,远近汩汩有声。村庄中心有长33米、宽27米的小小四方街,与古城四方街一样可以引水冲洗。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还能照见往日的繁华。
           
   
束河古镇曾以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早在清朝乾隆年间,
束河古镇就开设了由政府公助的义学馆",还有三所私塾,近、现代又创办小学、中学,使
束河古镇成为著名的人才之乡。
           
过去
束河古镇村从事皮革业的有300多户,日产皮鞋500双,各种皮货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
束河古镇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在宁蒗中甸、德钦,至今还有以
束河古镇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1942年,
束河古镇皮匠村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
        
  
   
如今,倘佯于龙泉之畔,漫步于
束河古镇古街,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作为大研古城周边民居建筑的
束河古镇民居,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吸引着各种肤色的众多游客。
           

   
束河古镇距离丽江7公里,距离白沙镇3公里,
束河古镇、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更为古朴的纳西民俗。
           

                                     
 远眺玉龙雪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