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凝固的音乐--古建艺术3

(2007-11-19 02:02:21)
标签:

艺术赏析

 

殿堂

    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多采用凹曲屋面,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内部空间组合变化适度,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堪称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qls.jpg

西安青龙寺空海纪念堂
(初唐风格,补间用人字拱,为现代复原建筑)

 

青龙寺空海纪念堂立面图
此时期建筑歇山顶延续了南北朝的“两段式”形制,但曲线变得更加柔和,同时又不乏力量感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qlscmfyt.png

青龙寺空海纪念堂剖面图
侧立面饱满、稳重,层次丰富;斜撑和人字拱尽显结构之美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xshlgt.jpg

唐画《仙山楼阁图》中的楼阁建筑      此图的文字资料暂缺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nchs.jpg

      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旁。该寺创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屋顶鸱尾秀拔,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明间装板门,次间装直棂窗,转角处额不出头,阑额上不施普拍枋,斗为五铺作双抄单拱偷心造,用材颇大,唐代作风明显。此殿体量虽小,但让人感到内力深蕴;好似一名昂首挺立的战士,蓄势待发,充满自信与力量!

 

南禅寺大殿复原立面图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隋唐时期,佛光寺寺名屡见于各种传记,按五代时记载,寺内曾有三层七间高九丈五尺的弥勒大阁,依地势推测,阁可能建于现在的第二层平台上,为全寺主体,当时与东大殿并存,极为兴盛。从寺内遗迹看,宋、金、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修建。现存寺内的唐代木构、泥塑、壁画、墨迹,寺内外的魏(或齐)唐墓塔、石雕交相辉映,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瑰宝。东大殿是该寺的主殿,位于最上一层院落,在所有建筑中位置最高,大有俯瞰全寺,压倒一切的气派。

    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总面积677平方米。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佛殿正面中五间装板门,两尽间则装直棂窗。大殿出檐深远,殿顶用板瓦铺设,脊瓦条垒砌,正脊两端,饰以琉璃鸱吻。二吻虽为元代补配,但高大雄健,仍沿用唐代形制。檐柱头微侧向内,角柱增高,因而侧脚和生起都很显著。殿的平面由檐柱一周及内柱一周合成,分为内外两槽。外槽檐柱与内柱当中,深一间,好象一圈回廊;内槽深两间广五间的面积内别无立柱,内槽大梁(即四椽栿),是前内柱间的联络材。殿的梁架,分为明栿和草栿两大类,明栿在天花板以下,草栿不用斧斤加工,在天花板以上。天花板都作极小的方格,与日本天平时代(相当我国唐中叶)的遗构相同,这也是大殿为唐建的例证。平梁上面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两叉手相交的顶点与令拱相交,令拱承托替木与脊搏,是唐时期建筑固有之规定。柱头卷杀作覆盆样,前檐诸柱的基础上均有覆盆,以宝装莲花为装饰,每瓣中间起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为唐代最通常的作风。总之,东大殿的表现了结构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具有我国唐代木构建筑的明显特点,它虽然比南禅寺正殿晚七十五年,但规模远胜于彼,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国内一般都将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
附:梁思成《寻找古建筑》(初到佛光寺印象)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tzhtsjt.jpg

    奈良唐招提寺是著名的鉴真大和尚(688~763)东渡日本后,759年圣武天皇为其敕建。现存金堂是鉴真去世后弟子如宝建立的,它气势雄伟,仍保存盛唐风貌,即日本天平时代的建筑特点,和稍晚的中国佛光寺大殿非常相似:同为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只是其占去一间做前廊,故室内空间显得局促;此外,其屋顶为近代改建,比原有的唐式屋顶陡峻;它的斗拱结构、墙壁处理及其它也与佛光寺东大殿有所不同。

唐招提寺金堂

   1963年为纪念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扬州大明寺仿照唐招提寺金堂设计建造了鉴真纪念堂。纪念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梭形立柱,柱头施斗拱,单檐庑殿顶,正脊两端饰以鸱尾。堂内有方井仿唐彩绘天花,正中供鉴真大师像。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tzhts.jpg

鉴真纪念堂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kyszhlsmall.jpg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风格。

开元寺钟楼

    五龙庙正殿为唐大和五年(831年)建造,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架椽,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拱瓣棱角显明,内部搁架铺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构成极平缓的厦坡,只有五台山南禅寺可相比拟。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

    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虽然瓦件和墙壁为后世改造,并缺乏修缮,但毅然无法掩盖大唐建筑的风骨。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wlm.jpg

五龙庙正殿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zdwmdchd.jpg

  河北正定文庙大成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面积65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坡度平缓,柱子卷刹明显,柱头不施普柏枋,仅用栏额。柱头斗拱奇大,补间铺作无华拱,只有柱头枋,上面刻影拱。梁架由驼峰及斜柱构成。1933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察文庙大成殿后认为此殿为唐末至五代的遗物,并说“建筑构架如此的简洁了当,如此的合理化真是少见”。

正定县文庙大成殿

 

  山西平顺的大云院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原名仙岩院,宋改今名。院内的大佛殿系初建时遗构。大殿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歇山顶,配琉璃鸱吻。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dyydfd.jpg

大云院大佛殿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zhgswfd.jpg

    山西平遥镇国寺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系皇家敕建。布局严谨,其万佛殿为五代遗物。万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施六椽伏两层,上设四椽伏和平梁,四椽伏对后乳伏,通檐用三柱,柱头斗拱与明次问补间斗拱为五铺作双抄,转角斗拱出斜拱斜昂,圆柱方额,出檐深远,斗拱总高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二,形制古朴,手法规整。

    万佛殿整体梁架结构严密,用材规格,符合力学原理,工艺精湛,作工精细,1000多年来岿然如故。

镇国寺万佛殿

 

    福州华林寺大殿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为寺内仅存宋代遗构。1958年文物普查发现,一度定为南宋建筑,其后几经考察,确认其风格型制颇具隋唐遗风,建造年代不会晚于五代末北宋初。这与宋代《三山志》等史书记载,吴越国占福州时郡守于钱氏十八年(964年)拆除五代闽国宫殿等建筑用于修建华林寺等佛庙相吻合。故笔者认为此殿建造年代虽为宋,但更能反映五代建筑的特征。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hls5.jpg

华林寺大殿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hlsljnj.jpg

    大殿坐北朝南,高12.8米,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殿的前部设了一个敞廊,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对四椽栿用四柱。外檐铺作为七铺作双抄三下昂重拱造,柱头及补间铺作均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斗底作皿板形,用材硕大。除转角铺作出跳用足材外,其余均用单材。梁、栿、前檐阑额均为月梁造,以粗大的原木制成,断面近圆形,额上不施普柏枋,前檐补间铺作栌斗直接坐于阑额上。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wdjzh.png

华林寺大殿立面图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hlsdg.jpg

    大殿中的18根木柱皆为梭柱,檐柱比例肥短,柱高尚不足柱径的8倍,而且沿用更古老建筑中的柱式,中径大,底径和上径小的两头卷杀的做法。此种形式曾在南北朝盛行,隋唐之后在国内极为少见。不对称曲线形成自由流畅轮廓的云形驼峰在梁栿上的运用,动态盎然。昂嘴曲线砍作三段,沿曲线轮廓微刻线脚一道,活泼自然。装饰构件与浅雕团窠及彩绘的巧妙结合,线条简洁粗犷,皆具有独特风格,为国内罕见。大殿,材栔等级高——三间殿所用斗拱断面高度在30至34厘米不等、特殊的达37厘米,实测足材高47厘米,标准足材高45厘米;构件尺度大——前檐柱与内柱径64-67.5厘米,柱头栌斗68厘米见方,脊檩和月梁的直径均在50厘米左右,外檐转角铺作昂身长达8米多,云形驼峰长者近3米、高在1米左右;结构灵活多变——如山面中平檩缝出际梁架,与山面中柱铺里转,处理的大胆巧妙,大量运用插拱和云朵状驼峰等。

    大殿保留早期手法多拱头卷杀无瓣,皿斗的应用,梭柱卷杀,形式多样的驼峰造型等等,皆为宋代木构少见,有的可上溯至隋唐、六朝,或在相当于隋唐时代的日本早期建筑中找到先例,有的已不见于北方唐代建筑遗构中,可为国内少有。华林寺大殿系江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其建造手法在中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对日本镰仓时期(12世纪末)的“大佛样”、“天竺样”建筑有很大影响。

http://www.tianjixing.com/gjz/stwd/hlscpt.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