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旭:清热解毒千金藤

标签:
千金藤清热解毒中药功效 |
分类: 方药园地 |
千金藤,又名合钹草、野桃草、粉防己、金线钓乌龟。为防己科植物千金藤的根或茎叶。生于山坡路边、沟边、草丛或山地丘陵地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本草拾遗》云;“千金藤,有数种,南北名目不同,大略主疗相似,或是皆近于藤。生北地者,根大如指,色如漆;生南土者,黄赤如细辛。舒、庐间有一种藤似木蓼,又有鸟虎藤,绕树,冬青,亦名千金藤”。
千金藤为木质藤本,长4-5米,全体无毛。块茎粗壮。小枝有细纵条纹.叶草质或近纸质,互生,宽卵形或卵形,长4-8厘米,宽3-7.5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近截形或微心形,全缘,下面通常粉白色,掌状脉7-9条;叶柄盾状着生,长6-8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伞状至聚伞状,腋生;总花梗长2.5-4厘米,分枝4-8;花小,淡绿色,有梗;雄花萼片6-8,卵形或倒卵形;花辨3-5;雄蕊花丝愈合成柱状体;雌花萼片3-5;花瓣与萼片同数;无退化雄蕊;花柱3-6裂,外弯。核果近球形,径约6毫米,红色。7-8月采收茎叶,晒干;9-10月挖根,洗净晒干。
现代研究:茎、根含千金藤碱,表千金藤碱,次表千金藤碱,间千金藤碱,原千金藤碱,原间千金藤碱,千金藤比斯碱,千金藤默星碱,表千金藤默星碱,氧代千金藤默星碱,莲花宁碱,高千金藤诺灵,和千金藤诺灵,千金藤福灵,千金藤诺灵,轮环藤酚碱,岛藤碱,千金藤二胺,氧代表千金藤默星碱,毛叶含笑碱;叶含氧代千金藤默星碱,16-氧代原间千金藤碱,千金藤比斯碱。果实含一种新生物碱原千金藤那布任碱。药理证实从中提得的季胺型生物碱轮环藤酚碱有松弛横纹肌的作用,另一种生物碱和千金藤碱均有阻断神经节作用:同时两者皆可降压,皆能抑制实验动物胃的收缩,对结扎幽门的大鼠所引起的胃液及酸的分泌有轻度抑制作用;千金藤季铵碱具有与蝙蝠葛碱相似的降压作用;轮环藤季铵碱具有肌松及降压作用。
千金藤出自《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瘴疟,痰嗽不利,肿疽,犬毒,癫,杂疹悉主之”。《湖南药物志》云:“消肿止痛”。《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云:“祛风活络,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多发性疖肿,痢疾,毒蛇咬伤,于宫脱垂,咯血”。《四川常用中草药》云:“利尿,定痛,祛风。治心胃痛,腹中痞块,水肿,风肿,痈肿恶疮”。江西《草药手册》云:“清下部湿热,治下部湿疮”。《福建中草药》云:“清热泻火,利湿消肿。治咽喉肿痛,湿热淋浊”。性味苦、辛,寒。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风湿痹痛,胃痛,脚气水肿。用法内服煎汤,用量9-15克,研末每次1-1.5克,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简易治法
1.咽喉肿痛:千金藤鲜根、大青叶各15克,水煎服。
2.痢疾腹痛:千金藤根、马齿苋各25克,水煎服。
3.风湿偏瘫:千金藤根、徐长卿各30克,白酒500毫升,浸7日,每晚睡前服15毫升。
4.湿热淋浊:千金藤根、车前草、白茅根各15克,水煎服。
5.脚气肿胀:千金藤根、苍术、五加皮各15克,水煎服。
6.子宫脱垂:千金藤根、金樱子根各60克,煎汤熏蒸,每日一次。
7.痈肿疖毒:千金藤叶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