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旭:温肺润肠胡桃仁

标签:
胡桃仁温肺润肠中药功效 |
分类: 方药园地 |
胡桃仁又名核桃仁、胡桃肉。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生于较湿润的肥沃肥沃土壤中,多栽培于平地或丘陵地带。主产河北、北京、山西、山东。原产欧洲东南部和亚洲西南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其种子带回,因果实来自外国而形似桃故名之。我国已有2000余年栽培历史,由于其树龄很长,可生长和结果数百年,堪称“长寿树”。《本草纲目》云:“胡桃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四、五寸,微似大青叶,两两相对,颇作恶气。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唐代李白《白核桃》诗云:“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疑是老僧休念诵,腕首推下水晶珠”。而胡桃仁古代列为长寿益智之品,其味道甘甜,营养丰富。近代研究每500克相当2500克鸡蛋或4500克牛乳的营养价值,因此成为人们喜爱而常吃的食物,亦入药用。
胡桃为落叶乔木,高30-35米。枝幼时被短腺毛,髓部片状。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1片,长圆状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锐尖,基部圆形,或略偏斜,全缘,幼时有波状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幼时脉腋间有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集成葇荑花序,腋生,下垂,花小而密生;苞片1,矩圆形,两侧2小苞片长卵形,花被通常3片,苞片及花被均被白色柔毛;雄蕊15-30;雌花序生于幼枝顶端,排列成穗状;苞片3,长卵形;花被4裂,裂片线形;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2裂。果实近球形,径3~5厘米,外果皮肉质,灰绿色,有棕色斑点;内果皮坚硬,有浅皱褶,黄褐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白露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沤烂外皮,击开核壳,取出种仁,晒干。以色黄、个大、饱满、油多者为佳。
现代研究:核桃仁含脂肪油40~50%,主要为亚油酸甘油酯,少量亚麻酸及油酸甘油酯,以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锰、铬和胡萝卜素、核黄素;成熟果实含纤维素和戊聚糖,未成熟者含瓜氨酸、胡桃叶酸及维生素C等。药理证实有降低胆固醇,加强心肌功能,维持心脑血管健康,益智、美容、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胡桃仁出自《食疗本草》:“通经脉,润血脉,黑须发,常服骨肉细腻光润”。《本草拾遗》云:“食之令人肥健”。《开宝本草》云:“多食利小便,去五痔”。《本草纲目》云:“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医林纂要》云:“补肾,润命门,固精,润大肠,通便秘,止寒泻虚泻”。性味甘,温。功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主治肾虚腰痛,膝酸脚软,虚寒喘嗽,肺虚久咳,病后肠燥,老人便秘。用法内服煎汤,用量9-15克,单味嚼服10-3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捣敷。注意有痰火积热或阴虚火旺及便溏者忌服
简易治法
1. 肺虚咳嗽:胡桃仁、甜杏仁各100克,共捣烂水煎2次取汁,加蜂蜜200克,制成糖浆1000毫升,每次20毫升,日服2次。
2. 肾虚腰痛:核桃仁30克,猪肾1对,剖开洗净切薄片,加油煸炒,弃汁取肉,再加核桃仁、调料,炒后食用,连用1周。
3. 失眠心悸:核桃仁、芝麻各100克,研为细末,加入冰糖、蜂蜜各100克,加水熬成膏剂,冷却后装瓶。每次15克,日服3次。
4. 胃脘疼痛:核桃仁15克,白胡椒9克,捣烂,鸡蛋1个取黄,将药装入,用纸封口,外用纸包,置炉中烧干,凉后取出药,开水冲服,日2次。
5. 习惯性便秘:核桃仁、松子仁、柏子仁、黑芝麻各30克,研末蜜丸,每次9克,日服2次。
6. 脱发白发:胡桃仁、黑芝麻各250克,墨旱莲100克,研末加红砂糖500克,水煎至膏状,每次30克,日服2次。
7. 治中耳炎:胡桃仁油,先洗净外耳滴入,日2次。
8. 子宫颈癌:鲜胡桃嫩枝30-35厘米,鸡蛋4个,加水煮至蛋熟,敲碎蛋壳再煮4小时,每次吃蛋2个,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