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旭:养阴清肺兔耳风

标签:
兔耳风养阴清肺中药功效 |
分类: 方药园地 |
兔耳风,又名水上红、心肺草、石风丹、大血筋草。为菊科植物光叶兔耳风的全草。生于山坡林下、溪边岩石上。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该属植物药用种类较多,其中有20多种入药,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咳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活血止血、肠炎痢疾、咽喉炎、泌尿系统及妇科疾病等症。同属植物红脉兔耳风亦入药。
兔耳风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暗紫色,不分枝。叶基生;叶柄长7-12厘米,紫色;叶片阔披针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胼体状细齿,上面绿色,下面带比红色,无毛。头状花序小,排列成圆锥状花序,总苞圆形;总苞片数枚披针形,膜质,先端尖;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白色,先端5裂;冠毛羽毛状,黄色,长约为花冠之半。瘦果幼锤,有深纵条纹。花期在夏季。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现代研究:含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内酯及其苷类成分,此外还有三萜、黄酮、甾醇、酚酸、长链脂肪酸及挥发油等。药理证实具有抗菌消炎、止血、抗病毒、肝保护、细胞毒等活性。
兔耳风出自《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四川中药志》云:“养阴清肺,治肺痨咳嗽吐血”。《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云:“解毒,治咳,调经活血”。性味甘、微辛,温。功能养阴清肺,祛瘀止血。主治肺痨咯血,风寒咳嗽,头风痛,牙痛,风寒湿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用法内服煎汤,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注意孕妇慎服。
另外,《全国中草药汇编》载:心叶兔耳风,又名双股箭、大一枝箭、小接骨丹。为菊科植物心叶兔耳风的根。分布四川、云南。性味苦、辛、涩,温。功能祛风湿,舒筋络。主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关节脱臼。用法用量9-25克;外用,手法复位后,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1.风寒咳嗽:兔耳风、炙麻黄、杏仁各9克,加黄糖水煎服。
2.治头风痛:兔耳风15克,藁本、蔓荆子各9克,水煎服。
3.风寒湿痹:兔耳风、透骨草各15克,桂枝2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