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旭:纪念陕西老作家

标签:
陕西老作家百年诞辰纪念文化 |
分类: 耘斋诗集 |

9月28日,由中国作协创联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作协主办的“纪念杜鹏程、王汶石、魏钢焰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在西安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宁博,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雅丽,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安广文,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延河》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阎安出席座谈会;著名评论家、专家学者肖云儒、晓雷、李星、莫伸、李康美、李国平、邢小利等50余人参加座谈会。与会作家从不同角度畅谈三位老作家的人生历程和文学成就。邱华栋说起三位老作家从少年时期投身革命,到逐步成长为杰出作家的故事,如数家珍,“他们从战火硝烟中走来,以革命文艺战士为起点步入文坛,忠于党、忠于祖国,他们既是从延安一路走来的革命者,也是高举红色文学大旗的作家”。贾平凹认为,三位先生都受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鼓舞,他们那批作家信仰特别坚定,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如果没有三位作家,陕西文学的脉络或许又是另一种样子了,起码‘要推迟好多年’。我们也要传承三位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全面地观察、冷静地判断,整体、客观地看待和描绘当今社会,只有不浮躁,不断地磨炼本领才能成为一个为人民、为时代担当的优秀作家”。他们纷纷表示,老一辈作家的理想信念令人钦佩,文学追求令人敬慕,人格修养令人感动,陕西文学界将传承三位作家和老一辈文学陕军的优良传统,坚定信仰、努力创作,勇攀文学高峰。王汶石、魏钢焰家乡代表,山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杜鹏程家乡代表,韩城市文联主席王春红在致辞中均表示,对于老一代作家的研究与整理是历史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代作家在他们创作的各个领域都有着益的探索,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并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最后,三位文学前辈的家属代表杜稚、王晓渭、魏田歌作了发言,对主办方以及各位与会作家学者表示感谢。
据悉:杜鹏程(1921-1991),陕西韩城人,现代作家;著有《保卫延安》《在和平的日子里》《年青的朋友》《速写集》等小说。王汶石(1921-1999),山西荣和(今万荣)人,现代作家;著有中篇小说《黑凤》、短篇小说集《风雪之夜》,歌剧《战友》,评论集《亦云集》等。魏钢焰(1922-1995),山西繁峙人,当代诗人、散文家;著有散文集《船夫曲》《绿叶赞》《艳阳漫步》,诗集《赤泥岭》《灯海曲》,报告文学《红桃是怎么开的》等。
我自幼喜爱文艺作品,订阅许多文学刊物,并读过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在和平的日子里》;王汶石的《风雪之夜》《黑凤》《沙滩上》《大木匠》,还将《夏夜》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以及魏钢焰的《船夫曲》《红桃是怎么开的》等。由于他们是陕西作家,发扬优良传统,经常深入生活,其作品感情真挚,文字朴素平实,强烈地跃动着时代脉搏,因此感染了几代年轻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今年陕西召开纪念三位百年华诞座谈会,缅怀他们为文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作为文学爱好者,特写诗以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