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求是奖揭晓
杨振宁颜宁获大奖
来源:北京日报 2019-09-22 00:14:01
秋日,晚霞沐浴中的清华大学沉静而美丽,蒙民伟音乐厅门口标记着不同年份,被装扮成“星光大道”的模样。21日晚,2019年度求是奖在清华园揭晓,其中,两位“清华系”科学家获得大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获“求是终身成就奖”,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颜宁获“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21日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蒙民伟音乐厅隆重举行,各位获奖人来到典礼现场。
2019年度“求是终身成就奖”授予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杨先生曾求学于西南联大,如今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这是一个极具份量的奖项,在基金会历史上,“求是终身成就奖”得主仅有一位,即基金会元老顾问、“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先生。作为基金会的创始顾问之一,杨振宁先生不仅在科学领域不断突破,做出不朽的贡献,他的人格魅力、家国情怀也令人高山仰止。新中国成立70年,杨振宁先生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的学术成就、精神和风范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华学子。
今晚,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为杨振宁先生颁奖,奖金300万元人民币。查懋声在颁奖辞中,深情回顾了其父查济民先生与杨振宁先生在基金会创立之初的历历往事,感谢杨先生在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榜样价值。
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颜宁教授,奖金各100万元人民币。
邵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从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出发,在致病菌毒力机制以及抗细菌天然免疫方向均取得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这些发现为败血症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有关Gasdermin家族膜打孔蛋白的鉴定和机制的阐述也重新定义并大大拓宽了细胞焦亡的概念,进而开辟了炎症和免疫研究的新方向。
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本科毕业于清华,曾在清华任教,后赴美从事科研。她于今年4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她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
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流感等重要病原致病机制与防控团队,奖金共100万元人民币。流感等重要病原致病机制与防控团队长期从事传染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与免疫学等领域研究,针对病原跨种传播机制,特别是在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与感染细胞的相互识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创新性工作。
2019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则分别授予北京大学郭帅,南方科技大学李贵新,清华大学刘竹、彭敏、王朝,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西湖大学石航,中山大学苏士成,南京大学王肖沐、袁洪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星灿,浙江大学周青12位青年科学家。
“求是科学基金会”由查济民先生及家族于1994年在香港创立,基金会主要通过资助在科研研究上有成就的中国学者,推动中国的科技研究工作。1994至2019年,共有358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2位,“杰出科学家奖”31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92位,“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33位,涉及16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神舟飞船等。
2019年度求是奖揭晓,杨振宁被授予“求是终身成就奖”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9-21 22:01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十亿尚寒穷……神州经技飞腾日,家祭毋忘告乃翁。”9月2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在“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念起著名爱国实业家査济民先生的诗歌《借放翁句告儿孙》,“我想今天在坐的每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人都会特别欣赏这首诗。”
当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典礼上,今年的重磅奖项“求是终身成就奖”授予杨振宁,奖金三百万元人民币。在基金会此前历史上,“求是终身成就奖”得主仅有一位,即基金会元老顾问、“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先生。
9月21日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典礼上,今年的重磅奖项“求是终身成就奖”授予杨振宁。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图)
杨振宁坐在领奖台上的靠椅上,没有细数自己的过往成就,而是借自己“最佩服的一首诗”-——《借放翁句告儿孙》,嘱托青年后辈重视祖国科技事业发展。
在终身成就奖之外,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研究员也收获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奖金各一百万元人民币。
9月21日晚,普林斯顿大学颜宁教授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很激动见到杨振宁先生,你是我们的‘爱豆’(偶像)。我可能毕生也无法达到您的高度,但从您可以看到华人可以到达怎样的高度,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清华学术女神”颜宁走上领奖台先行向杨振宁致敬。她还表示,“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是自己至今获得的最高认可。
颜宁感谢清华母校,感谢父母无条件的支持,感谢自己的团队和学生,并希望未来领奖台上可以看到更多女性身影。
据现场介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教授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
邵峰则是我国“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出发,在致病菌毒力机制以及抗细菌天然免疫方向均取得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这些发现为败血症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其中有关Gasdermin家族膜打孔蛋白的鉴定和机制的阐述也重新定义并大大拓宽了细胞焦亡的概念,进而开辟了炎症和免疫研究的新方向。
上述奖项外,今年“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授予流感等重要病原致病机制与防控团队,奖金共一百万元人民币。流感等重要病原致病机制与防控团队长期从事传染病病原学、流行病学与免疫学等领域研究,针对病原跨种传播机制,特别是在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免疫细胞与感染细胞的相互识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和创新性工作。
2019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分别授予北京大学郭帅,南方科技大学李贵新,清华大学刘竹、彭敏、王朝,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西湖大学石航,中山大学苏士成,南京大学王肖沐、袁洪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星灿,浙江大学周青12位青年科学家。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査济民先生于1994年创立,旨在通过奖助在科技领域上有成就的中国学者,推动国家的科技研究工作。现任顾问包括杨振宁、周光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等一众科技领域佼佼者。
数据显示,1994至2019年共有358位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工程信息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2位,“杰出科学家奖”31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92位、
“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33位(涉及16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神舟飞船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