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医春风 创新传承 ——《朱良春医集》读后感

标签:
朱良春书评洪文旭 |
分类: 国医大师 |
1. 精湛的医理新知
基础理论虽来自书本,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勤临床,多实践,始能提高诊疗技能和辨证治疗水平,同时需要通过思考、心悟,才能创新发扬,上升为理论。“医理感悟”26篇,既有探讨中医药发展,也有研究经典著作的内容。如认为人类健康不能没有传统医学,因为中医药有万种以上的传统药物,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气功可补西药学之未逮,这些独特的疗效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将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互补融汇,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使之走向世界的新时期,中医工作者要树立创新、求实、献身的精神,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能继承始能创新,知创新始善继承,因此必须遵照“经典是基础,师徒是关键”的发展模式,才能弘扬光大中医学术。对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及整体主要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提出具体的诊疗措施;而“辨病论治”则是在寻找病源、明确诊断的基础,针对病源用药治疗。证候是疾病反映的现象,疾病是证候产生的根源,因此两者密切结合则相得益彰,对于今后医学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亦对“中西医结合”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上还补充新的认识,显得难能可贵。
另外,他指出《伤寒论》就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伤寒论》运用虫类药治疗许多病证;《金匮要略》小建中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两个方证;《千金方》的学术成就,以及组方用药的重要性,脉诊和人中诊法等,皆对“读经典做临床”大有裨益。
2. 深刻的诊治经验
中医之精髓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本在于临床,而临床水平之检测则在于疗效。朱老不但在学术上颇多建树,而且在临床上经验深刻。“临证治验”40篇,集中凝结他坚持临床实践所倾注的心血。如研制的“复肝丸”(紫河车、红参须、炙地鳖虫、炮甲片、广郁金、参三七、生鸡内金、广姜黄、虎杖、石见穿、蒲公英、糯稻根)治疗早期肝硬化60例,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肝功能好转效果确切;“益肾蠲痹丸”(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全当归、鸡血藤、露蜂房、蕲蛇、地鳖虫、僵蚕、蜣螂虫、炮山甲、全蝎、蜈蚣、广地龙、甘草)治疗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200例,总有效率97%;清淋合剂(生地榆、生槐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白槿花、飞滑石、生甘草)治疗泌尿系感染(急性或慢性急发)100例,总有效率82%;止咳化矽糖浆(党参、北沙参、百合、白及、夜交藤、金荞麦、白花蛇舌草、合欢皮、石苇、甘草,加抗矽14)治疗矽肺14例,结果血清血蓝蛋白明显下降,对延缓肺部纤维化有一定疗效。
此外,冠心病实证当化瘀宣通,虚证则扶正养营,不可虚实不辨,一味化瘀,徒伤正气;病毒性心肌炎重在解毒护心,常用生脉散加玉竹、柏子仁、功劳叶、板蓝根、连翘、白花蛇舌草、甘草,或加珠黄散内服;复心阳则需加大桂枝用量,从10克开始递增至24-30克;癌症祛邪有清泄热毒、涤痰散结、化瘀软坚三法,扶正有滋阴养血、温阳益气、补脾建中三法,并介绍抗癌单刃剑方、藻蛭散、胃癌散、化瘤丸、金龙胶囊等,用之较佳。还有用虫类药治疗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骨与关节系统及肿瘤、外科疾病88种疑难杂病,积累了大量诊治经验,且屡试不爽。其中涵盖他治疗以上疾病外,如急症、温热病、老年病、中风、精神病、肾病、胃病、乳癖及鼻病疗法等,内容非常丰富,均有显著效果。
3. 新颖的用药心悟
中医之疗效来自明确的辨证和精当的治法,遣方用药是提高疗效的唯一途径。“用药心悟”分经验用药和经验药对两部分,按外感、心脑、肺系、胃肠、肝系、肾系、痹证、痛证、血证、气血水病、痰核、虚证、口咽、妇科、其他病证15类(药对加皮肤病证),“用药”107种从药物科属、别名、性味、功效等,“药对”207种从用量、功效、主治、按语等项介绍,重点在经验、验方等方面,有的加医案佐证。如药物一枝黄花治时感高热,无论风热、风寒,皆可加入20克,有苦能泻火,凉以清热,辛可达表,清热解毒之功,而无寒凉遏邪之弊;治肺炎经验方加鱼腥草、生大黄、黄芩、桔梗、僵蚕、甘草有祛痰、止咳、定喘作用。白槿花甘苦微寒,以擅治赤白痢疾著称,可广泛应用于下焦湿热证,其中包括淋病、痢疾、泄泻及带下等疾患;治肾炎加龙葵,祛邪又不伤阴,且有降低尿蛋白之功。穿山龙苦微寒,擅治风湿痹痛、热痰咳嗽及疮痈等,可用于痹证的各期各型证型中;治慢性肾炎合益气化瘀补肾汤,治冠心病心绞痛配丹参、降香、川芎、合欢皮、功劳叶,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和改善肾血流量与肾梗阻症状。十大功劳叶苦寒,有清热、解毒、健胃作用,常用于黄疸、肝炎、胆囊炎、急性肠炎、痢疾、目赤、风火牙痛和疮痈;治结核病潮热配地骨皮、葎草、女贞子、北沙参、天冬、麦冬、黄精、百合、川贝母、桃仁等,有显著退热、止咳、止血功效,主治肝经血热、风阳鼓动之头晕、头痛、头胀和目赤等。金荞麦配鱼腥草有清肺、化痰、定喘作用,主治肺热咳嗽、痰多、发热,舌苔微黄,脉数者。露蜂房配地鳖虫有行瘀通督、祛风攻毒之效,主治顽痹。黄药子配夏枯草有软坚消瘿之功,主治甲状腺肿大,唯黄药子有毒,用量以10克为宜,且勿久服,以免损伤肝脏。不再枚举。
4. 独特的薪火传承
中医只有在继承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青胜于蓝。“薪火传承”载朱老弟子学习继承、实践总结之作22篇,皆见其独特底蕴。如陈达灿认为他的学术思想有博采众方、躬身实践,大家风范、德艺双馨,解惑教徒、枝繁叶茂三方面;史载祥认为他平生所处偏于东南一隅,却影响及全国,超越区位优势,独树一帜,声誉遍及海内外,这一现象揭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一个方面的规律,折射出中医药学只有扎根临床才能发扬光大的真谛,值得我们深思。朱步先指出他精研本草之学,注意发掘愈疾之特效药,收集民间验方草药,如葎草、虎杖、仙鹤草、一枝黄花、扦扦活等,皆自出机杼,赋予新用。诸如季德胜蛇药,陈照治瘰疬的拔核膏,成云龙治肺痈的金荞麦的发掘推广,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至今为人称道。
朱老的许多经验方,常被高徒们应用于临床,而取得显著疗效:朱胜华用复肝丸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30例,有效率90%,对照组63.3%,表明对肝区疼痛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均有作用。朱建华用双降散(黄芪、川芎、丹参、地龙、水蛭、泽泻、山楂等)治疗高粘滞血症181例,总有效率89.6%,说明有较好的调整脂质代谢作用,可防治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朱婉华对风寒湿性关节痛,采用温经蠲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培本治痹汤加减,配合益肾蠲痹丸皆收良效。何绍奇用虫类药治疗头痛(蝎麻散)、尿床(蜂房散)、瘰疬(蜈蚣散)、顽痹(益肾蠲痹丸)、骨刺(三骨汤)、慢性肝炎与早期肝硬化(复肝丸)而获满意效果。徐凯用海马犀黄颗粒(犀黄丸加海马、三七)治疗化疗失败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34例,临床观察有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还有“杏林贤达”8篇,朱老对先哲陈实功、蒋宝素、张锡纯,今贤章次公、姜春华、吕炳奎、邓铁涛的学术思想、品德风范均作阐述,从而彰显其硕学盛德,激励后学不断进取。
总之,朱老不但是一位理论联系实践的临床家,也是一位培育优秀人才的教育家。正如邓铁涛教授题词云:“良医良师传薪火,春风春雨育英才”。该书图文并茂,学术价值极高,值得中医药工作者学习师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