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脑的最新研究

标签:
苏珊巴西大脑神经元核磁共振成像健康 |
分类: 博文收藏 |
关于大脑的最新研究
奇特大脑成像图:神经纤维十字交叉似高速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认为大脑的神经线路连接杂乱无章,但根据美国麻省总医院最近进行的大脑成像研究,大脑内的神经纤维呈十字交叉,就像一个棋盘一样。在利用新型先进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获取的大脑图像中,这种网格状结构呈现出惊人的细节。
研究领导人范-维登表示:“大脑内的神经连接并不像科学家一直认为的那样杂乱无章,更像是一条条带状电缆——片状平行神经纤维呈直角交叉,就像布料上的纹路一样。这种网格结构连续不断,有大有小。除了人类外,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也呈这种结构。”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负责人托马斯-英特尔指出:“拍摄人类大脑的高清晰线路图对人类神经解剖学研究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项新技术能够揭示大脑连接的个体差异,有助于帮助诊断和治疗大脑疾病。”
2011年,麻省总医院安装了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维登表示这台扫描仪能够获取大脑内十字交叉的纤维的可视图像,细节是传统扫描仪的10倍。大脑内的不同区域通过纤维进行通信。他说:“这台仪器帮助我们了解大脑内令人吃惊的结构,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大脑生长过程的认识。成熟大脑内的线路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胚胎阶段形成的3个最重要的神经通路。”
早期发育过程中,大脑内的线路连接在一起,这些连接呈十字交叉,沿着水平和垂直方向延伸。这种网格状结构内的连接好似高速路的车道标线,限制了神经纤维在生长过程中的选择,具体地说就是改变方向的选择。如果能够朝着左右上下这四个方向,纤维需要一种更有效并且更有秩序的方式,找到合适的连接。研究人员表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脑已经适应了这种结构。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无法获取人类大脑内神经通路的详细图像,部分原因在于大脑皮层存在很多褶绉、隐窝和缝隙,让神经连接的结构模糊不清。借助化学示踪物进行的动物大脑研究显示,大脑可能呈网格状结构,但这是一种侵入式技术,无法用于人脑研究。
此前采用的技术只能呈现大脑结构25%的区域,新扫描仪能够呈现75%。维登说:“在此之前,我们只能沿着行车路线前行,现在,我们拥有一张地图,展示所有高速路和小道如何连接在一起。大脑内的线路并不像我们地下室的线路,需要在正确的端点连接在一起。这种网格就是大脑的语言,通过改变网格进行布线和改线。”研究发现刊登在《科学》杂志上。(孝文)
研究发现人类大脑拥有860亿个神经元与狒狒相同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神经科学界一直的共识是,人类大脑包含1000亿个神经元。但是最新研究称,这一数字其实比实际多了140亿个。
据巴西神经学家苏扎娜-赫尔库拉诺-霍泽尔说,事实上人类与狒狒拥有相同数量的神经元,都是860亿。她在同事的帮助下,以一种相当恐怖的方式——把4颗大脑加工成“大脑汤”,然后计算神经元的细胞核数,确定人类大脑包含神经元的真实数量。这些大脑属于4名年龄分别是50岁、51岁、54岁和71岁的成年男性,他们捐献大脑用于科学研究,其中没有一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
赫尔库拉诺-霍泽尔博士说:“我们发现平均一个人类大脑拥有860亿个神经元。迄今为止我们观察的大脑,没有一个的神经元数量是1000亿。尽管这听起来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差额,但是140亿在狒狒的大脑所拥有的神经元数量中仍占很大比例,或者几乎相当于大猩猩大脑的神经元数的一半。因此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差额。”这一数字令人大吃一惊,因为大部分有关神经元的教科书和文章都赞成人类大脑拥有1000亿个神经元的观点。然而赫尔库拉诺-霍泽尔的研究并未发现这么多神经元。
她的研究象征着神经系统学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但这只是在她制作“大脑汤”后得出的。她说:“我花了几个月时间,才打定主意要把一些人的大脑或者动物大脑制成汤状物。不过我们早就了解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人们一般无法得到的数字。这种方法并不比把一个大脑切成碎片更糟糕。”尽管她的研究结果意味着我们的智力并没那么高,但是与其他灵长动物相比,我们仍很聪明,因为我们有更多神经元是致力于认知和行为的。(秋凌)
英科学家呼吁大脑捐献帮助对抗痴呆症研究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9日消息,研究人员呼吁更多人为科学事业捐献大脑,用来帮助对抗痴呆。这项呼吁是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发出的,它希望获得更多支持。目前该组织已经招募到第200名大脑捐献者。
该校的脑库是一项耗资200万英镑(318.22万美元)、名为大脑痴呆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旨在收集脑组织,帮助科学家对抗痴呆。家住达拉谟康塞特的罗伊和苏珊-梅洛尔夫妇已经加入这个队伍,成为第200名捐献者。退休工程师罗伊患有血管性痴呆,他已经签约同意捐献大脑。他的妻子是一名退休社会工作者,也已签字成为一名正常大脑捐献者。
苏珊说:“我认为,有更多人签字对这项工作至关重要。痴呆是迄今最缺乏资金的一种疾病研究,这是个非常棘手的大问题。”这对夫妇已经结婚48年,他们有3个子女和7个孙辈。苏珊说:“2008年5月罗伊被诊断出罹患血管性痴呆。我们过着非常平凡普通的生活,他清楚自己的病情。”
最近这对夫妇还参与了一项组建记忆护理(Memory Cafe)机构的活动,该机构由英国老年痴呆症协会组织,旨在照顾患有痴呆的人。大脑痴呆研究于2007年成立,由英国老年痴呆症研究基金会和英国老年痴呆症协会联合资助。它收集的脑组织将帮助科学家揭开引起痴呆的生物学因素,并帮助他们寻找至关重要的新疗法。
纽卡斯尔脑组织资源的科学主管克里斯-莫里斯博士说:“这是非同凡响的消息,我们想对那些已经同意捐献大脑的人表达我们的谢意。我们清楚,捐献大脑是一个个人决定,它应该得到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但是我们强烈希望这一地区的更多人能够查明事实真相,并找到参与该活动的方法。”(孝文)
研究称回忆梦境也健脑避免老年痴呆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但有些人梦醒后,什么也不想,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有些人则喜欢慢慢回忆。在专家看来,从健脑的角度,后一种做法值得老人多试试,因为这种梦境回顾的方法,有一定的锻炼大脑记忆功能的作用。
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上海睡眠专家、主任医师施明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年人最不好的习惯就是不爱动脑,及不爱活动,以至于让自己经常处于发呆状态。如此很容易加速大脑功能的退化,使大脑提前萎缩,严重的,甚至会患上老年痴呆。
而睡醒后,经常回想一下自己所做的梦,想想梦中的情节,可以起到帮助大脑回忆、锻炼大脑活力及思考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健大脑的作用。
特别是梦到一些有意思的好梦,比如喜庆的事,或者幸福甜蜜的事,醒后多回忆体味一下,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精神安慰。
但有些时候,人们对于梦的记忆会非常模糊,这也很正常,此时不要强行回忆,否则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还可能影响情绪。如果梦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同样不能做梦境回顾,否则,也只能给自己带来负面情绪。
“这和经常回忆往事是一个道理。”施明说,老年人在有空的时候,不要总觉得无所事事,发呆打瞌睡,可以翻出过去的照片、纪念物,经常回忆一下往事,总结、回味生活中的成败和苦乐酸甜。年轻时的种种成绩,以及曾经的美好经历,常常能在提升自我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同时,帮助大脑保持更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