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了马老师处理“豆豆和周周纠纷“的做法有何启示?结合你遇到的相关案例,谈谈解决策

(2013-07-12 16:29:40)
分类: 教育故事

    今天观看了侯莉敏教授的视频,特别是分享了《成长的秘密》中“豆豆和周周纠纷”的小故事,无不为马老师的做法感动。我想,故事里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她们遇到了懂孩子的、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师。

    遇到孩子冲突时马老师的淡定,对孩子的细致、耐心,以及她教育的智慧和温柔的语言,都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而孩子那种自然率真的表现,与“巴学园”老师的“给孩子充分自由”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总之,整个故事给了我美的享受,以致让我翻来复去看了好几遍视频。

    周周和豆豆是最要好的朋友,但他们之间却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如何让两个愤怒的女孩重归于好?马老师没有靠简单的说教,没有去干预孩子让她们和好,而是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权利,从而了解了孩子冲撞发生的原因,也进一步了解了豆豆“大发雷霆”的真正原因。接着马老师运用了心理学上的移情法,创设了游戏的情境,又引导孩子以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她们很巧妙地融入到情境中去,也很自然地解决了纠纷。

    相比较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孩子发生纠纷时的一些做法,就显得不足了些。面对孩子们的冲突,老师们介入后干预的多,注重的往往是纠纷后“和好”的结果。虽然有的老师也注意处理问题的过程,但似乎也简单得多。从事幼教工作二十多年了,解决孩子间的纠纷也记不清有多少了,但有一个案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曾教过一个叫毛毛的女孩,她似乎对“欺负”弱小的孩子很感兴趣。她常常打一个叫全全的男孩,老师们多次批评教育她,也效果不大。有一次,我领三岁的儿子上幼儿园。刚进幼儿园大门,毛毛就过去打了儿子一巴掌。儿子看了她一眼,没事似的走开了。第二天,同样的情景再现。我对儿子说:“她是女生,你不能伤害她。但你必须要想办法让她知道,你不仅有风度,也很有力量。”此时,儿子手里正握着一根“金箍棒”。他略一思索,便在她面前“耍”了起来,嘴里还劈劈啪啪地响个不停。也许是见识了儿子的“武功了得”,毛毛赶紧跑到一边去了。以后毛毛再也没打过儿子。通过进一步地引导,她欺负小朋友的现象也慢慢改变了。

    通过此案例我进一步认识到,当老师遇到孩子间的纠纷时,一定要讲究策略。要善于创造一定的情景,以孩子的心理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