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聆听了洪秀敏老师的讲座,我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14个领域62项基本要求有了基本了解,对“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的基本理念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也有了更深刻地思考。
1、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以爱为先”。
   
黄新博是一个南方小孩,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与众不同的眼神。入园的第一天,他呆呆地望着一个地方,双眼满含着忧郁的神情。无论你和他说什么话,他的嘴里总是喃喃地说:“妈妈,妈妈!”这简单的一句“妈妈”包含着宝宝对妈妈的多少眷恋之情,我对这个南方小孩多了几分爱怜。
   
我经常微笑着,用温柔的声音和他说话。几天后,新博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他的眼睛也开始笑了。从他的眼神里,我读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新博有一个习惯,只要喝上满满一杯水,他就会在短时间内尿好几次。中午,为了避免他尿床,我们都会在1点半抱着睡意朦胧的他去撒尿。当我们把他送回床上时,他努力睁开眼睛,满怀感激地看我们一眼,然后又进入甜蜜的梦乡。
   
多年来,每当看到宝宝那开爱的笑脸和喜欢老师的眼神,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让我们真心去爱每一个宝宝吧,不管是活泼可爱的还是文静内向的。只要在他们的心田里拨下爱的种子,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2、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更要做到“以幼儿为本” 。
   
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的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对什么都想问一问、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而这些行为,往往被老师视为调皮和捣乱,并加以制止。常此以往,幼儿正常的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在提供安全环境的前提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使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本性。
   
我们班在一楼,从教室到院子需要经过一个二层台阶。每次,我带宝宝们出来活动时,有些宝宝喜欢从台阶上跳下来。尽管我三令五申,但总有犯规的宝宝。看着他们那充满渴望眼神,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几个问题:纪律和自由的度是怎样的?我如何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呢?当我宣布即将让宝宝们尽情地跳时,他们甭提有多高兴了!宝宝们一个跟着一个,井然有序地跳着。平日里那些脾气急躁的宝宝此时也异常安静。最让我感动的是圣杰,他很多时候都很不配合工作,这次他表现得非常出色。孩子们的脸上闪烁着兴奋的光彩,他们跳啊,笑啊,开心极了。
 3、反思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曾经教过幼儿一首《小汽车》的歌曲。当时孩子们对这首歌曲很感兴趣。于是,我把它改成一个户外游戏。宝宝们拿着呼拉圈当方向盘,玩得很开心。不但愉悦了身心,而且巩固复习了歌曲。
   
第二次活动时,我做了几个红绿灯。让小汽车司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宝宝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了解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第三次活动时,我和宝宝们设置了情境:我说小汽车的司机要到远方去旅游,要走很多路,其中有上坡路、有下坡路,还要过大桥。孩子们跟着我一会儿慢跑、一会儿加速,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有时过大桥,有时钻山洞……他们玩得不易乐乎!
   
第四次活动时,正值汶川遭受特大地震灾害。我和宝宝们再次玩这个小汽车的游戏时,小汽车自然成了援助灾区的爱心车了。宝宝开始和我一起“装车”,他们有的装水,有的装上火腿肠,有的装上面包,有的装上棒子。车队浩浩荡荡地上路了。我说:“左转弯、右转弯。四川有山路,一会儿要注意安全。上坡了、下坡了!山路真难走。哎呀,山路不平,颠簸得很厉害。不过为了灾区的人们,我们要坚持!”孩子们跟着我设计的情境,很认真地开车把车开到了灾区。
   
虽然是同一个游戏,但每一次宝宝们都玩得投入和很开心。就连平日寡言少语、不积极主动的宝宝也被游戏深深吸引了。所以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老师要开动脑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让活动充满新意和创意。让宝宝们在玩中乐,在乐中学!
4、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更全面的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