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中国人高兴的事
(2012-11-05 13:23:28)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 |
分类: 加拿大见闻(妹妹篇) |
昨天和国内的一个亲戚通电话,她问我看没看过莫言的小说,我说读过,但没有一篇读完的,读不下去,文字也不美,人物也不美,那种小说对我没有吸引力。
“你知不知道很多人在抢购莫言的小说。”
“知道。他老家的萝卜还被拔光了呢。这并不能说明莫言的小说本身有吸引力。抢购他小说的人也不一定真的去读他的小说。”
“为什么这样的小说能获诺贝尔奖呢?”
“这也是一种政治需要吧。”
巧的是,今天我的一个忘年交朋友打电话来,也和我谈起了莫言得诺奖的事。这个朋友是旅居海外的作家,也是作家协会的会员。她说因为这次莫言得诺奖而对诺贝尔文学奖产生了莫大的失望。很多作协的老朋友给她打电话时都有同感,他们甚至说这是对中国文学的亵渎。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和语言大师,如巴金、老舍、沈从文、矛盾,他们都未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偏偏这个文字功底那么差的莫言竟然得了奖,真是莫大的讽刺。(需要说明一点,外国读者和评论者从翻译成外国文字的作品中是看不出作家本土语言文字功底是否醇厚的。)
我的这位朋友是属于中国作家协会那个圈子之内的人,她对那个圈子里的事了解的比较透彻,对莫言的逸闻趣事了解的也多,因而对他得奖感慨万千,而我是圈子之外的人,其实根本就没把诺贝尔文学奖当回事,对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来说,我不管作家是否有名、作品是否得奖,我只看我喜欢看的作品。只是,这次莫言得诺奖,得知那么多中国人兴高采烈,感觉有些夸张,因为我不觉得那是一件值得中国人高兴的事。
我注意到近30多年来,在西方获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都是丑化中国的作品,那些作品中的人物除了变态还是变态,除了丑陋还是丑陋。在一个不被西方认可的社会制度下,中国作家的笔下即便描写出阳光的、善良的、坚强的人物,也会被西方评论家看做是对那个制度的歌功颂德,就会被认为是不真实的,而西方评论者们认为真实的,只能是一些作家笔下那些扭曲的、丑陋的灵魂和苟且偷生的躯体。所以,就有了一些专门迎合西方文化奖的中国作家。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的悲哀。
也正是因为这些得奖作品以及以这些作品为素材拍成的影片在西方的流行,使得很多西方人,尤其是没去过中国的西方人对中国人有了一些成见。
一些和我接触过的西方人说我不像中国人。为什么不像?他们会说我长得也不像、衣着也不像。我知道,他们是拿中国影片如《红高粱》、《菊豆》等片中的人物和我相对比而得出的结论。不能怨这些西方人见识少,只能怪原作者在小说中或影片导演在拍片时很少注明故事发生的年代。
还好,我很高兴那些西方人认为我不像那些作品中的中国人。
而如果有些中国人认为莫言得诺奖是一件值得中国人高兴的事,那么,我标题中提到中国人就不应该把这些人包括在内。毕竟,中国人中也有各色人等,不能一概而论。
“你知不知道很多人在抢购莫言的小说。”
“知道。他老家的萝卜还被拔光了呢。这并不能说明莫言的小说本身有吸引力。抢购他小说的人也不一定真的去读他的小说。”
“为什么这样的小说能获诺贝尔奖呢?”
“这也是一种政治需要吧。”
巧的是,今天我的一个忘年交朋友打电话来,也和我谈起了莫言得诺奖的事。这个朋友是旅居海外的作家,也是作家协会的会员。她说因为这次莫言得诺奖而对诺贝尔文学奖产生了莫大的失望。很多作协的老朋友给她打电话时都有同感,他们甚至说这是对中国文学的亵渎。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家和语言大师,如巴金、老舍、沈从文、矛盾,他们都未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偏偏这个文字功底那么差的莫言竟然得了奖,真是莫大的讽刺。(需要说明一点,外国读者和评论者从翻译成外国文字的作品中是看不出作家本土语言文字功底是否醇厚的。)
我的这位朋友是属于中国作家协会那个圈子之内的人,她对那个圈子里的事了解的比较透彻,对莫言的逸闻趣事了解的也多,因而对他得奖感慨万千,而我是圈子之外的人,其实根本就没把诺贝尔文学奖当回事,对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来说,我不管作家是否有名、作品是否得奖,我只看我喜欢看的作品。只是,这次莫言得诺奖,得知那么多中国人兴高采烈,感觉有些夸张,因为我不觉得那是一件值得中国人高兴的事。
我注意到近30多年来,在西方获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都是丑化中国的作品,那些作品中的人物除了变态还是变态,除了丑陋还是丑陋。在一个不被西方认可的社会制度下,中国作家的笔下即便描写出阳光的、善良的、坚强的人物,也会被西方评论家看做是对那个制度的歌功颂德,就会被认为是不真实的,而西方评论者们认为真实的,只能是一些作家笔下那些扭曲的、丑陋的灵魂和苟且偷生的躯体。所以,就有了一些专门迎合西方文化奖的中国作家。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的悲哀。
也正是因为这些得奖作品以及以这些作品为素材拍成的影片在西方的流行,使得很多西方人,尤其是没去过中国的西方人对中国人有了一些成见。
一些和我接触过的西方人说我不像中国人。为什么不像?他们会说我长得也不像、衣着也不像。我知道,他们是拿中国影片如《红高粱》、《菊豆》等片中的人物和我相对比而得出的结论。不能怨这些西方人见识少,只能怪原作者在小说中或影片导演在拍片时很少注明故事发生的年代。
还好,我很高兴那些西方人认为我不像那些作品中的中国人。
而如果有些中国人认为莫言得诺奖是一件值得中国人高兴的事,那么,我标题中提到中国人就不应该把这些人包括在内。毕竟,中国人中也有各色人等,不能一概而论。
前一篇:雨中枫树
后一篇:在加拿大关注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