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西文化差异惹争议

(2011-01-17 07:17:15)
标签:

加拿大温哥华

房地产

文化

妹妹篇

杂谈

分类: 加拿大见闻(妹妹篇)

    注:此文由 使者联盟”圈成功推荐到新浪草根博客首页!谢谢圈主“易步德国”的推荐。

 

在温哥华有几次看到有人开车不尊受交通规则,我一看车牌照上有86,我就会说,那一定是个华人。女儿很诧异,你怎么知道那一定是华人。我说,不信追上去 看看是不是华人的脸。一看,果然是。女儿问,为什么华人喜欢68?我说,这是一种对数字的迷信,也是一种文化传统,6表示六六大顺,8表示

西方人也有对数字的迷信,他们喜欢7,却不喜欢13,也是有缘由的。

中西方人对不同数字的迷信不会引起冲突,各爱各的,谁也管不着谁。西人卖房子时门牌号上有7,可能会遭华人的冷落,但有些聪明的华人买了这房子再到市府那里花钱申请把7改成8的门牌号就觉得讨到吉利了。

中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也不一样。一个中国留学博士生在这里一个禁止游泳的湖中游泳淹死了,在追思会上,同学发言时,该学生的母亲仰着脖子在场号啕大哭,周围的人怎么劝都不行,令追思会上的西人面面相觑,一脸困惑。这个博士生的父母来自中国农村,西人怎么能了解这些传统的中国人对亲人死亡的态度呢?

 

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人告诉我,在他们国家举行殡葬仪式时,要花钱请人来哭,哭声越大越好。看来亚洲国家很多习俗都相似。

 

这几天有一件事在温哥华的中英文媒体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也是因为房子和对死亡的态度。

这里著名的省公立大学UBC建在温哥华西区,靠海,环境很优美。那里的土地虽不属于当地政府(是租赁当地原著民的),但优雅的环境令那一带的房子价格高涨。UBC有一所医院,就建在大学校区。有一个开发商34年前在那所医院的附近盖了一个高层公寓楼,那栋楼80%的公寓都被华人买走了。最近,UBC大学和大学的一个慈善机构在省政府拨款资助的情况下决定在医院附近盖一所有15个床位的晚期病人安养院,在即将开工时,却遭到了高层公寓楼业主的坚决反对,并发起了签名活动,还放话说如果大学当局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将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如上街游行,或到校长办公室抗议。

 

他们反对的其中一些理由是:这个公寓楼80%的业主是亚裔人,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死人代表阴,活人代表阳,晚期病人都是快要死的人,把这个安养院盖在大楼的附近就相当于把墓地和殡仪馆安在了他们家门口和后院,阴阳在一起会给他们的生意、生活带来坏运气,晚上还会让他们做恶梦。牵头发起签名活动抗议的范女士说,她的房子现值一百万加币(相当于6,500,000人民币), 这个安养院建成后会使他们的房价大跌。她还和媒体说,我们不能让快死的人呆在我们后院。

 

这句“我们不能让快死的人呆在我们后院”的话被英文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和放大,引起当地西人的强烈不满。有西人给报社写信说,支持UBC这个善举,希望那些业主快点去死。还有西人对那些业主说,你们不喜欢这里就带上你们的钱滚回中国,我们不会在乎的。

 

这个事件在华人中也引起争议。华人担心西人会因此而误解中国文化,以为中国文化是如此不仁不义的文化。中文媒体评论员说,虽然加拿大是民主国家,并提倡多元文化,但用这种文化传统为借口阻止安养院的建设恐怕行不通。

 

有的华人说,那个楼里的男女比例是18,住的大部分都是华裔女人带着孩子,应该查一查他们的资金来源,看看他们的钱是自己挣来的,还是靠男人从别的地方贪污来的(说这话或许有仇富心态在作怪)。不过,为富不仁,无论在哪里都会令人反感。怪不得有人说,这些人以一己之私置一族人以不义,当被口诛笔伐,毫不为过。

 

女儿昨天到社区作义工,说有个政府反对党的领袖人物到访,和大家提起UBC的这个事件,可能看到她是个华人,没有说太多。而另一个年长的白人则表示支持UBC的决定,还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社区服务设施开工建设。女儿回家和我说,她后来和那个白人老年人打招呼,他都不理她,女儿心有不快。我说,你不必介意,60年前的加拿大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歧视华人的条款,他可能是还没摆脱那种种族歧视的影响吧。

 

可是,华人自己也应该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没有需要摈弃的东西。

 

西人不认为墓地和殡仪馆会给人带来坏运气,温哥华的市区就有一块墓地,周围有民居和学校,墓地布置得像公园,很幽静。烈治文市的殡仪馆也建在市区,周围有民居和购物中心。中国人在举行殡葬仪式时,传统上是希望亲人要大哭、痛哭,而西人的殡葬仪式则比较安静,没有大哭的场景。扫墓的情景中西方也不同,中国人要烧纸,而西人则是献鲜花。所以,两种不同的对待死亡的文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西人之所以不会在意把殡仪馆和墓地建在家门口,是因为人们到这些设施活动时不会打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如果让西人住到中国去,让他们把家安到墓地或殡仪馆附近,哪怕是安到晚期病人安养院附近(那里经常都会死人的),让他们经常听到哭声和鞭炮声,他们不抱怨才怪。

 

反过来,中国人既然来到加拿大,就不一定非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眼光看问题,否则怎么能说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社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