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的“官本位”意识

标签:
加拿大温哥华官本位文化原创妹妹篇 |
分类: 加拿大见闻(妹妹篇) |
柏杨在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列举了很多中国酱缸文化对中国人的不良影响,其中很多例子来自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可见文化的烙印有时并不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消失。
很多加拿大的华人虽然在这里居住了二、三十年,但是思维方式、待人接物仍然保持过去的习惯。举例说,加拿大社会并不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但是华人仍然保持“官本位”的思维方式。
在这里,华人管理的公司登广告时,有时会特别加上一条“政府注册”,这在西人看来是多此一举的。公司无论大小都必须经过政府注册,否则就是非法的,这还用作广告吗?西人不了解华人的心理:看广告的人见到“政府”一词就像孩子见到了“父母”,心里就踏实了。
我还见到这里的一些中文广告写着“联邦政府注册”。其实,根据加拿大公司法,任何公司如果想在公司所在地以外的省份或到海外设立办事机构或分公司,必须在联邦政府注册。把“联邦政府注册”写在广告里的商家,就是想暗示有“官本位”意识的读者,这联邦政府可是比省政府大啊!
我在《华人到底有没有排队和谦让的意识?》一文中曾提到我参加一个由当地华人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时,主办人把嘉宾请到贵宾室吃特殊餐搞等级制的事情,其实,想一想,那也是一种“官本位”意识的体现。那是2004年的春节联欢会,主办单位是一家华人管理的房地产公司,受邀的嘉宾有当时的加拿大华裔国会议员梁陈明任和几个白人议员,陪同他们一起吃饭的还有来自北京并加入加籍的移民企业家、当时准备竞选国会议员的袁薇以及海外移民公司的掌门人白宁。
星期天我外出购物时,拍到一张汽车销售公司的广告,一看广告里有“政府注册”,就知道是华人管理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