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诗会就是诗人们相互交流的聚会,也是文学爱好者的玩场,它是对古代诗人集会结社传统的一种继承,也是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自4月以来,云南各地都举办了多次诗会,如在大姚举办的第八届“我与春天有个约会”诗会,澄江诗会,在昆明举办的“城市之光”诗会、“云在青天水在瓶”诗人手稿展暨现场朗诵诗会等等。至于各家单位、学校主办的梨花诗会、海棠诗会更是不一而足。加上昆明每年既有的12月份高黎贡文学节、元旦停顿诗会,昆明的诗会颇有可观。
比起舞台诗会来说,这些诗会更具有沙龙性质,去掉其他诗会的舞台、灯光、镜头、影像、朗诵腔等矫饰色彩,更加接近诗会的本质,诗人就是主角,而不是对诗一知半解的朗诵者。诗人读自己的诗,他的表达方式迥异于读者,因为诗人最为清楚自己作品的创造初衷、感情、逻辑和节奏。这些诗会的举行,为昆明的文学氛围增添了一些活泼有趣的味道。本报记者曾参与以上诗会中的两场,对之进行报道,并略加解读这些诗会的特点。
“城市之光”诗会——我们要把诗会搞得好玩一点
4月12日下午,由诗人于坚、老六策划,高黎贡文学节、麦田书店主办的“城市之光——昆明诗人新作邀请展”在塞林格咖啡馆举行,在虎良灿的主持下,于坚、倪涛、张翔武、老六、温酒的丫头、祝立根、胡正刚、侯知佩、李发荣、少浮、于巍涛、赵凡等13位诗人带着他们的新诗,进行了现场朗诵,以诗歌做春天的火种,在多风大雾灰尘积压的城市里擦出一道光亮。这些诗人,除了四名在校学生,其他诗人都在社会上从事各种行业,出于对诗的热爱,他们汇聚一堂,倾情读自己的最新诗作。
诗会当天,现场一张高脚凳上摆着一摞报纸,就是当天活动的诗歌手册,上面刊登了与会诗人们的新诗。这些诗多数是通过诗人的个人生活来呈现乡村经验、个人情感以及城市文明等等。诗会还没开始,场地里面坐满了诗人和听众,有些人找不到座位,直接坐在地板上,甚至坐在外间的沙发上。
在诗会筹办之初,诗人于坚对老六说:我们要把诗会搞得好玩一点,以后争取每个季度做一次。本次诗会的名字,几经斟酌,最后定为“城市之光”。名为“城市之光”,其实它大有来历,而且还是舶来品。美国旧金山一家书店叫“城市之光书店”(City Lights Bookstore),1953年由劳伦斯·费林盖蒂开设,如今它代表了三种意思:垮掉一代的文化大本营、凯鲁亚克和金斯堡的“家”、美国第一家专卖平装书的书店。
“城市之光”是文艺青年膜拜的地方,一周7天早10点到午夜营业,地上地下共3层,卖的书以纯文学为主,不仅涵盖美国本土、欧洲、亚洲,还有其他国家的文学书籍,多数书名不见经传,第三层卖的全是诗集。这家书店同时具备书店、诗会场地、出版社三种功能,一直秉持它的文学先锋大本营的传统。迄今为止,“城市之光”诗会的历史长达几十年,至今仍在坚持每周一次。几十年来,这家书店作为旧金山先锋文学的生产基地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地标式建筑。有这样一家书店几十年来坚持一种文学的传统,并成为文学新秀的培养地,既是书店的荣光,也是旧金山人的骄傲。
“云在青天水在瓶”诗会——看诗歌手稿 听诗人朗诵
5月3日,云南五三青年艺术节在昆瑞路智库空间开幕。本次艺术节包括影像、绘画、装置艺术、摄影展、创意市集等11个单元,其中一个单元就是“云在青天水在瓶”诗人手稿展暨现场朗诵诗会。
当晚9点,这场诗会在一间玻璃房子里举行,诗会由诗人张翔武主持,与会的诗人、作家、画家有于坚、邹昆凌、易晖、鸽子、吴安臣、易迪、赵丽兰、艾叶、杨镇瑜、黑鸟、李续亮、施袁喜、山鬼、李文炳、人面鱼、铁柔、吴若木等二十几人。
在烛光、灯影中,诗人们借酒助兴,都朗诵了自己的诗作,职业音乐人陈犇和新迎中学高三学生张祖寿在诗人读诗间隔中做出精彩的吉他弹唱表演。白天参加自己摄影个展的诗人于坚也来到现场,读邹昆凌的新作《说契诃夫》。由于自己的作品被于坚抢读,邹昆凌就献唱了一首俄罗斯老歌,浑厚苍凉的歌声回荡在空旷的玻璃房内,博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书写墙对面,两面墙壁上张贴了20位诗人的手稿。另一面七八米长、两米多高的墙上糊贴宣纸,旁边桌子上摆放了毛笔、宣纸、墨汁,任由与会的观众们尽情书写自己喜欢的诗句。诗会中场休息的时间,一些观众站在书写墙前,或者欣赏别人在墙上的挥毫泼墨,或者挽起袖子,在墙上笔走龙蛇。一位带着女儿的妈妈问主持人:“这种诗会你们会定期举办吗?我们想报名参加。”主持人很抱歉地说:“我们只举办这一次,以后或许有机会。”
乍看之下,云南各种诗会不少,名目繁多,呈现一片文学繁荣的景象,细细打量,类似活动还是太少,难以并肩于全国各地文学氛围浓郁的城市。办诗会,出诗手册,形成了一个交流平台,给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互动的空间。幸而有了这些诗会,给文学爱好者们一个去处和交流的机会。或许这些诗会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给自己多留一点阅读的时间,不带功利心地阅读文学书籍,观照一下自身的内心状态和精神生活。这些诗会也是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于诗的轻,与生活的重,与城市里的钢铁、玻璃、混凝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诗会是城市文化里的萤火虫,轻盈地舞动夜空。
本报记者 张翔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