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9月5日春城晚报刊《和自己较劲》,感谢翔武~

(2013-09-05 10:32:02)
标签:

中国

年前

就是

于自己

刊物

文化

分类: 原创随笔

随笔:9月5日春城晚报刊《和自己较劲》,感谢翔武~http://ccwb.yunnan.cn/html/2013-09/05/content_749860.htm?div=-1  闲 笔  和自己较劲 □吴安臣

 

    近日读作家张贤亮的《睡前絮语》,看到一则很有意思的掌故,说他钟情于《读书》杂志。他收到过许多杂志的来信约稿,唯有《读书》杂志没给他去过信,弄得他觉得《读书》高不可攀,即便有合适的稿子也不敢投寄。于是他很羡慕王蒙、韩少功、张承志等小说同行,以为他们才算真正登了大雅之堂。他自嘲没有学问,写不来学者文章,即便举例也得依据个人经验。这文张贤亮写于多年前,不知现在这本杂志可有刊登过他的文章,总之这个掌故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投稿经历。我和张贤亮正好相反,似乎总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状态中,傻乎乎地写。

    自写作散文以来,我每年都会暗中给自己订一个计划,根据某些刊物的要求写一些稿子。因此,我每年似乎总能“攻破”一些纯文学刊物。对于自己比较偏爱、却久攻不下的杂志,我会不间断地投稿,但是大多泥牛入海,毫无消息。可每年总有刺激自己神经的事发生——和自己相比,写作时间不算太长的文友却在误打误撞中就上了这样的杂志。这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却也无可奈何,也许自己修炼还不到家也未可知。纸质稿不行,我就往电子邮箱“砸”,有时甚至两者兼用,但是仍然毫无结果。甚至每年我订阅杂志的名单里还会专门订阅那些从未登过我文章的杂志,利用闲暇的时间研究用稿风格,然而即便这样,仍然是徒劳无功,花血本不一定就能凑效,这多少都会让人糟心和窝火。如果用码字年限来算,自己在写作这条路上跋涉也有十几个年头了,但和有些杂志始终无缘。我总爱和自己较劲,不断地写,不断地等待,然而很多时候就像歌里唱的:“这是个无言的结局。”

    苦涩和曲折或许都值得人回味。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在这种较劲中不断前行的吧。我不被一些刊物青睐的稿子有时会被另外的刊物用了,在意外中总能收获一些惊喜。比起张贤亮来,自己这点小苦涩似乎不值一提。张贤亮有着22年牢狱生涯,22年于张贤亮来说,何尝不是跟自己较劲的漫长过程。之后,他更把苦难咀嚼成了大段大段的抒情文字。最终他弃文从商,创办了华夏西部影视城,建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如今这个地方已成为宁夏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一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